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r的空心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的点电荷,点电荷到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为2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球在静电平衡后左侧带负电,右侧带正电

B.感应电荷在球心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

C.感应电荷在球心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0

D.如果用导线的一端接触球的左侧,另一端接触球的右侧,导线会将球两侧的电荷中和

【答案】B

【解析】

A.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的左侧带正电,右侧带负电,故A错误;

BC.感应电荷的电场正好与点电荷的电场叠加,叠加后合场强为零,即感应电荷在金属球球心处激发的电场强度与点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方向相反,

方向向右,故B正确,C错误;

D.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如果用导线的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左侧,另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右侧,金属球两侧仍然有感应电荷,不会被中和,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B.点电荷qA点处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大

C.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

D.点电荷qA点处的瞬时加速度比在B点处的瞬时加速度小不计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实验中,电路图如图甲。一位同学使用的电源电动势为8.0V,测得电容器放电的i-t图像如图乙所示。

1)若按“四舍五入(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去)”法, i-t图线与两坐标轴包围面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约为___________C;(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电容器的电容值为_____ F;(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将电阻R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则放电过程释放的电荷量___________(选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对B球的拉力为2mg

B.A球的质量2m

C.环对B的弹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

D.环对A的弹力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电场的等势面如图所示,ABC是等势面上的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点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C时的电场力

B.将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

C.负点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D.正点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把一个3pF的平行板电容器接在9V的电池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保持与电池的连接,两极板的距离减半,极板上的电荷量增加一倍

B.保持与电池的连接,两极板的距离减半,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也减半

C.移去电池后两极板的距离减半,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为原来的2

D.移去电池后两极板的距离减半,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有两根长为L、质量为m的细导体棒ab(截面可视为点)。a被水平放置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b被水平固定在与a在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位置,且ab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为x。当两细棒中均通以大小为I的同向电流时,a恰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近似认为ba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处处相等,且与到b的距离成反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电流在a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

B. b的电流在a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 电流不变,若使b向上平移,a仍可能在原处保持静止

D. 电流不变,若使b向下平移,a将不能在原处保持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1=1kg的小物块P置于桌面上的A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不拴接),轻弹簧左端固定,且处于原长状态.质量M=3.5kg、长L=1.2m的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与水平桌面相平,且紧靠桌子右端.小车左端放有一质量m2=0.5kg的小滑块Q.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P缓慢推至B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时,撤去推力,此后P沿桌面滑到桌子边缘C时速度为2m/s,并与小车左端的滑块Q相碰,最后Q停在小车的右端,物块P停在小车上距左端0.5m处.已知AB间距离L1=5cmAC间距离L2=90cmP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1=0.4PQ与小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g10m/s2),求: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车最后的速度v

3)滑块Q与车相对静止时Q到桌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