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题1: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 ,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选择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s打一个点。
小题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小题1:计时,(2分)交流电,(2分) 0.02 (2分)  
小题2:A
小题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它们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小题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中学物理实验室中的打点计时器分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它们对于电源的要求,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研究互成角度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可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两个力F1、F2之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B.两个力F1、F2 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图中GE是橡皮条,甲图表示用两个互成角度的拉力牵拉橡皮条,乙图表示用一个拉力牵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两个拉力的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B.甲、乙两图中,橡皮条拉伸方向£?必须水平
C.甲、乙两图中必须将橡皮条拉到相同位置O
D.甲图实验完成后,可更换橡皮条,继续进行乙图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精度是       mm;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实验中砂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一比较旧的游标卡尺,会出现“+”或“-”误差,所以测量前必须进行校正,某次校正时,两卡脚并拢,如图A读数       ,(填写的数字前需加“+”或“–”),对某工件测量时如图B,则工件的实际长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1分)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有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A,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Ω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1)甲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U/V
2.62
2.48
2.34
2.20
2.06
1.92
I/A
0.08
0.12
0.19
0.20
0.24
0.28
 
试利用表格中数据作出U-I图,由图象可知,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     V,总内阻为   Ω。由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确示数的电压表应为表      (选填“V1”或“V2”)。
(2)乙同学在找出断路的导线并调换好的导线后,连接该电路继续实验时,由于电流表发生短路故障,因此只能记下两个电压表的示数,该同学利用表中的数据,以表V1的示数U1为横坐标、表V2的示数U2为纵坐标作图象,也得到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已知直线的斜率为k,截距大小为b,则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大小为      ,两节干电池的总内阻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求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下图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__c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起始点O开始,将此后连续打出的8个点依次标为ABCD…….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从打A点到打F点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s,这段时间内小车做__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