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以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的观光电梯中,一乘客竖直上抛一质量为小球,电梯内的观察者看到小球经到达最高点,而站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恒为)(  )

A.在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量变化量大小为
B.在小球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
C.电梯内观察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其动能为
D.小球上升的初动能为

C

解析试题分析: 在电梯上人看到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此时小球相对于电梯静止,上升速度与电梯速度相同为(向上),以地面参考,站在地面上的人此时看见小球还在上升,电梯内观者看见小球经t秒后到达最高点,故地面上的人看见上升的时间大于t,故对小球由动量定理动量变化量大于,选项A错误。升降机中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而地面上的人看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则克服重力为故B错误.电梯内观察小球到达最高点,上升速度与电梯速度相同为(向上),则高点时其动能为,选项C正确。地面上的人所见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则初动能大于, 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竖直上抛运动、惯性的概念、相对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其中陈若琳的体重约为30kg,身高约为1.40m,她站在离水面10m高的跳台上,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约为0.80m,竖直向上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如图乙所示,这时陈若琳的重心离水面约为0.80m.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运动员起跳速度的大小
(2)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可用于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时间(结果可以不予以有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为t1=0.2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2)求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夺得中国首枚奥运会女子蹦床金牌。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可求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   )

A.7.2m B.5.0m C.1.8m D.1.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m3/min,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6m/s,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度,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28.8m,1.12×10-2m3 B.28.8m,0.672m3
C.38.4m,1.29×10-2m3 D.38.4m,0.776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5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下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石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关于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加速度a、水平方向的位移x和重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t=0时,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