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3-7所示,S1和S2是两个相干光源,实线代表某一时刻的波峰,虚线代表此时的波谷,则有(   )

图13-7
A.图中A、D两点为振动减弱(暗)位置
B.图中B、C两点为振动加强(亮)位置
C.图中C点为振动加强(亮)位置,B点为振动减弱(暗)位置
D.再过四分之一周期,B点变为振动减弱(暗)位置
AB
两列波在相遇的时候,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波谷相遇时,它们的振动方向一致,位移相加,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它们振动方向相反,相互抵消,振动减弱.因此选项A、B正确,选项C错误.
由于两光源为相干光源,在相遇区间,两列波会产生干涉现象,使某些区域出现稳定加强,某些区域出现稳定减弱.由于B点此时为加强点,因此不管多长时间,只要其他条件不变,B点永远是加强点,所以选项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屏的距离是600mm,两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亮条纹(记作第一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5条亮条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是______mm和______mm,由此可计算出这次实验所测得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上海高考物理·T21)如图,当用激光照射直径小于激光束的不透明圆盘时,在圆盘后屏上的阴影中心出现了一个亮斑。这是光的          (填“干涉”、“衍射”或“直线传播”)现象,这一实验支持了光的           (填“波动说"、“微粒说"或“光子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硬纸板上开一个正方形小孔,让阳光透过小孔照射在地面上,随着正方形小孔的边长逐渐减小,地面上的光斑的形状依次是:                                                  .对应这些光斑,产生的原因依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一障碍物的高度为10m,下列波衍射现象最朋显的是(  )
A.波长为40m的波
B.波长为9.9m的波
C.频率为40Hz的声波
D.频率为5000MHz的电磁波(v=3.0×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发光的小电珠和光屏之间放一个大小可调节的圆形孔屏,在圆孔从较大调至完全闭合的过程中,在屏上看到的现象是(       )
A.先是圆形亮区,再是圆形亮环,最后完全黑暗
B.先是圆形亮环,最后完全黑暗
C.先是圆形亮区,最后完全黑暗
D.先是圆形亮环,然后圆形亮区,最后完全黑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下列哪些现象是光衍射产生的(  )
A.著名的泊松亮斑
B.阳光下茂密树荫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
C.光照射到细金属丝上在其后面屏上得到的阴影中间出现亮线
D.阳光经凸透镜后形成的亮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为光纤电流传感器示意图,它用来测量高压线路中的电流.激光器发出的光经过左侧偏振元件后变成线偏振光,该偏振光受到输电线中磁场作用,其偏振方向发生旋转,通过右侧偏振元件可测得最终偏振方向,由此得出高压线路中电流大小.图中左侧偏振元件是起偏器,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与其透振方向        ,右侧偏振元件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眼睛通过一偏振片观察太阳,不停转动偏振片透射光亮度会发生变化
B.光导纤维传送图像利用了光的干涉
C.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出现彩色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D.点光源照射障碍物,形成的影子轮廓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