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物体位于M处,用绝缘丝线系上带正电的小球,分别挂在P1P2P3的位置,可观察到小球在不同位置时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不同.关于此实验得出的结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的带电性质有关

B.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间的距离有关

C.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所带的电量无关

D.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丝线的长度有关

【答案】B

【解析】在研究电荷之间作用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如本实验,根据小球的摆角可以看出小球所受作用力逐渐减小,即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间的距离有关,由于没有改变电性和电量,不能研究电荷之间作用力和电性、电量关系,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速度选择器内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强度分别为BE.平板S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缝P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A1A2.平板S下方有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

B. 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能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E/B

D. 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P,粒子的荷质比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 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A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最后A不会滑离B,求:

(1)A、B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从地面上看,小木块向左运动到离出发点最远处时,平板车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 mL油酸,倒入标注250 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 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 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正方形的大小为2 cm×2 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_m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膜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

1)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2)某同学每次都将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挡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将水平挡板依次放在图乙中的123位置,且l2的间距等于2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lx2x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x2xl=x3x2 Bx2xl<x3x 2

Cx2xl>x3x2 D.无法判断

3)另一同学通过正确的实验步骤及操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部分运动轨迹如图丙所示。图中每小格的边长均为LP1P2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P2P2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可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小球抛出时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半径为的虚线圆所围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另一场强大小为,方向未知的匀强电场(未画)。一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沿直径AO方向以大小不同的速度射入该区域。已知粒子的质量为,电荷量为,不计重力。

1)若粒子沿OA方向做直线运动,求粒子入射速度的大小及电场的方向。

2)若撤掉电场,粒子以另一速度仍从A点沿OA方向射入磁场,经过磁场区域后其运动方向与入射方向的夹角为60o,求粒子入射速度的大小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物块自高台上A点以4 m/s的速度水平抛出后,刚好在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到达圆弧轨道最底端C点后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4.3 m到达D点停下来,已知OB与水平面的夹角θ=53°,g=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

(1)到达B点的速度B

(2)物块到达C点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1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恒力F,物体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利用速度传感器每隔0.2s测量一次物体的瞬时速度,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重力加速度g取试求

1斜面的倾角

2)恒力F的大小

3)判断t1.2s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区间.如果物体在AB区间,则计算此时拉力F的功率;如果物体在BC区间,则计算此时物体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m=1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0~8s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0~2s内动量均匀增加,在2~4s内动量均匀减小

B. 0~2s内力F的冲量为2Ns

C. 2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

D. 3s末物体速度为3m/s,在8s末速度为﹣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