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把一个“2V 0.5W”的小灯泡A和一个电阻不为零的未知电阻Rx串联接到某一电压不变的电源上,如图所示,小灯泡A实际消耗的功率是0.5W.
(1)若将一个“2V 2W”的小灯泡B与A串在此电路中,则灯A、B哪个灯较亮?请简要说明理由.
(2)辨析题:若将“2V 2W”的小灯泡B替换掉灯A,灯B和该未知电阻Rx串联后接到此电源上,则小灯泡B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有没有可能等于0.5W?
某同学分析如下:小灯泡A实际消耗的功率是0.5W,说明小灯泡A两端电压为2V,现将“2V 2W”的小灯泡B换上,小灯泡B两端电压是2V,B能正常工作,实际功率是2W,所以小灯泡B的实际功率不会等于0.5W.
你认为该同学的分析正确吗?若正确,请求出它的实际电流;若不正确,请计算说明理由,并求出满足条件的Rx及电源电压.
分析:(1)根据Pe=
Ue2
R
,求解出灯泡的电阻,然后根据P=I2R比较电功率大小;
(2)将电压不变的电源和电阻Rx看成一个等效电源,由于电阻不同,故将“2V 2W”的小灯泡B替换掉灯A后,相当与原来灯泡的电阻减小了,然后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表示出功率,分析表达式即可.
解答:解:(1)根据Pe=
Ue2
R
,小灯泡A的电阻为8Ω,小灯泡B的电阻为2Ω;
将一个“2V 2W”的小灯泡B与A串在此电路中,电流相同,根据P=I2R,灯泡A的亮度大;
(2)将电压不变的电源和电阻Rx看成一个等效电源,设其电动势为E,内阻为r,故外电阻R的功率为:
P=(E-Ir)I=-rI2+EI
当I=
E
2r
时,P有最大值;
当功率一定时,电流有两个解,说明有两个不同的外电阻值,设为R1、R2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E
r+R1
)2?R1=(
E
r+R2
)2?R2

解得:r2=R1?R2
故当Rx=
RA?RB
=
8×2
=4Ω
时,消耗的功率是可能相等的;
此时电压E=IRx=
0.5W
2V
×(4Ω+2Ω)=3V

答:(1)若将一个“2V 2W”的小灯泡B与A串在此电路中,则灯B较亮,理由如上;
(2)该同学的分析不正确;满足条件的Rx为4Ω,电源电压为3V.
点评:本题第一问较为简单,第二问要记住当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时,外电阻通常有两个可能的值,较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用如图1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β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①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
落点
落点
的水平距离.
②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的物理量有S和
mA、mB、α、β、H、L
mA、mB、α、β、H、L
.(用字母表示)
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PA=
mA
2gL(1-cosα)
mA
2gL(1-cosα)
PA=
mA
2gL(1-cosβ)
mA
2gL(1-cosβ)
.PB=0.PB=
mBs
g
2H
mBs
g
2H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2)在电流表扩大量程的实验中,要将量程为200 μA的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0.2A的电流表,需先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即“半偏法”测出此电流表的内电阻Rg
①在测量Rg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有如下的规格供选择:A.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  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00Ω)为了便于实验的调节操作,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
A
A
.(填入选用器材的字母代号)
②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1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的位置,使电流表G满偏;保持滑动头P的位置不动,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2时,电流表G恰好半偏.则电流表G的内电阻Rg=
R2-2R1
R2-2R1

③若测得Rg=500Ω,为完成上述改装,需要用一个约为
0.5
0.5
Ω的电阻与电流表并联.
④用改装成的电流表,按图3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若测量未知电阻Rx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而改装后的电流表的表头(刻度盘仍为原电流表的刻度)示数如图4所示,那么Rx的测量值为
10
10
Ω
⑤如果测量与操作均正确,那么Rx的测量值将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Rx的真实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合肥模拟)
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总长度为19mm,则每个分度的长度为
0.95
0.95
mmc用它测某物体长度,卡尺部分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3.075
3.075
cm
II.做描绘小电珠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已知该电珠的额定电流为0.5A,最大阻值约9Ω提洪的备用器材有:
A.电压表V1,量程2V,内阻为3kΩ
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为25kΩ
C.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
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4Ω
E.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允许最大电流为3A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1.5A
H.定值电阻R0,阻值为6kΩ
I.电键S、导线若干
在虚线框图2内已画出了实验电路的一部分,
(1)测量中要求电流表和电K表的最大读数不小于它们满刻度的1/2,图中电压表V应选
V1
V1
;电流表A应选
A1
A1
;为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R应选
R1
R1
(填写器材名称后的字母符号)
(2)在虛线框图2内继续画出未_的器材和连线,使成为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并把所选器村的字母符号标注在图中)
III.用如图3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通过描点法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BC

A.小球择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
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
D.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2)实验后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线上取一些点,测量它们与平抛起点O的水平和竖直距离能说明小球的轨迹是抛物线的y-x2图象是
C
C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2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U-I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V,内阻10kΩ)     B.电压表(0~10V,内阻20kΩ)
C.电流表(0~0.3A,内阻1Ω)      D.电流表(0~0.6A,内阻0.4Ω)
E.滑动变阻器(5Ω,1A)           F.滑动变阻器(500Ω,0.2A)
①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要求电压表从零开始变化且多取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
②请在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并把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
③根据U-I图象,当灯泡两端所加电压为3.2V时,电功率为
 
W
(2)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
①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②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测力计 E.秒表
③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
 
.(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3)在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5月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2 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U-I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 V,内阻10 kΩ)     B电压表(0~10 V,内阻20 kΩ)

C电流表(0~0.3 A,内阻1 Ω)      D电流表(0~0.6 A,内阻0.4 Ω)

E滑动变阻器(5 Ω,1 A)           F滑动变阻器(500 Ω,0.2 A)

①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要求电压表从零开始变化且多取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②请在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并把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

③根据U-I图象,当灯泡两端所加电压为3.2V时,电功率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物理部分 题型:实验题

(1)(6分)某同学在做教材上“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正确操作、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记下了小球水平抛出后通过的部分位置(见右图)。若坐标纸上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Z,空气阻力不计,则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为    ▲    s,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     ▲     m/s,小球过B点时的竖直方向分速度大小为     ▲     m/s。

(2)(11分)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干电池;电流表A.(量程4 mA,内阻约100Ω);电流表A2(量程6 mA,内阻未知);电流表A3(量程0.6 A,内阻未知);电阻箱R1 (0~999.9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 kΩ);保护电阻R3;单刀单掷开关S1和单刀双掷开关S2及若干导线。

①某同学利用上述部分器材,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先测量电流表A1的内电阻。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先将开关S2掷向a,再闭合开关Sl,调节R2,读出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2.5 mA;然后将开关S2掷向b,保持R2不变,调节电阻箱Ri的阻值,使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仍为2.5 mA。

若此时电阻箱R1各旋钮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的内电阻RA1=   ▲     Ω  若要把电流表A1改装成量程为2V的电压表,需     ▲     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  ▲  Ω的电阻。

②接着该同学又利用上面的测量结果,把上述部分器材按照图丙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实验中他把电阻箱Ri的阻值调到404.O Q。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纸上选择合适的标度,做出相应的实验图线。

    该同学测得的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