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长木板C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块放在木板上。已知A、B、C的质量mA=mC=mmB=2m,A、B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且最大静廢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A物块上,当F由0逐渐增大时

A. 当F=μmg时,A与C开始相对滑动

B. 无论F多大,B和C总保持相对静止

C. 一直增大F,B的最大加速度为μg

D. 当F=2μmg时,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答案】B

【解析】AC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Am=μmAg=μmgB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m=μmBg=2μmg

地面时光滑的,C与地面间无摩擦力。当F=μmg时,此时对ABC整体, AF-fA=ma,解得fA=0.75μmg< fAm,此时AC不发生相对滑动,故A错误由于AC的滑动摩擦力最大为μmgB要想发生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应为2μmgBC共同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 ,此时B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B=2ma=μmg≤2μmg,所以BC始终相对静止,所以B的最大加速度为μg,故B正确,C错误F=2μmgfAm,所以AC发生相对滑动,AC的滑动摩擦力为μmgBC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 此时B所受的摩擦力为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平静的水面有两个波源S1S2,软木塞静止在液面上的P点,与两波源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1=0.475mx2=0.375m。S1S2均在r=0时刻开始振动,它们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分别如图(b)、(c)所示,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两列波在水面传播速度大小相等,当t=0.75s时软木塞开F始振动。求

(i)波速v和波长λ

(ii)t=5s时软木塞的位移。(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个阻值大约为20Ω的电阻,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实验室给出了以下器材:

①电流表G1(0~50mA,内阻r1=3Ω) ②电流表G2(0~100mA,内阻r2=1Ω)

③定值电阻R1(R1=150Ω) ④定值电阻R2(R2=15Ω)

⑤滑动变阻器R(0~5Ω) ⑥干电池(1.5V,内阻不计) ⑦开关S及导线若干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A、B一个为被测电阻、一个为定值电阻,请问图中电阻为被测电阻____________ (填“A”或“B”),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____ (填“R1”或“R2”)

(2)若某次测得电流表G1、G2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被测电阻的大小为______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该同学测得多组I1I2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做出I1I2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并求得图象的斜率k=1.85,则被测电阻的大小为_______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等离子气流由左方连续以v0射入P1P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ab直导线与P1P2相连接,线圈A与直导线cd连接。线圈A内有随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且磁场B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如图甲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1sabcd导线互相排斥 B. 1~2sabcd导线互相吸引

C. 2~3sabcd导线互相吸引 D. 3~4sabcd导线互相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第四象限内有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E与匀强磁场B1E的大小为0.5×103V/mB1大小为0.5T;第一象限的某个矩形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磁场的下边界与x轴重合。一质量m=1×1014kg、电荷量q=1×1010C的带正电微粒以某一速度v沿与y轴正方向60°角从M点沿直线运动,经P点即进入处于第一象限内的磁场B2区域。一段时间后,微粒经过y轴上的N点并与y轴正方向成60°角的方向飞出。M点的坐标为(0,10cm)N点的坐标为(0,30cm),不计微粒重力。

(1)请分析判断匀强电场E的方向并求出微粒的运动速度v

(2)匀强磁场B2的大小为多大;

(3)B2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为d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实验台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小车停在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及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t2,则小车通过A、B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E=_________(用字母M、t1t2、d表示)。

②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①的操作。

⑤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________cm

(2)下表是他们测得的多组数据,其中M是小车及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22v12|是两个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E3=_________W3=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在本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假设小车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利用上面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保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数量(取绳子拉力近似为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测得多组m、t1t2的数据,并得到m与()2()2的关系图像如图。已知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直线PQ的斜率为k,A、B两点的距离为s,挡光片的宽度为d,求解μ=_________(用字母b、d、s、k、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沿东西方向站立的两同学(左西右东)摇绳发电实验:把一条长导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计(零刻度在表盘中央)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然后迅速摇动MN这段。假设图M中情景发生在赤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摇到最高点时,中电流最大

B. 摇到最低点时,受到的安培力最大

C. 向下运动时,N点电势比M点电势高

D. 过程中,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2V)

B.电流表G(量程为400μA,内阻Rg=500Ω)

C.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Ω)

D.定值电阻Ro(阻值为2.0Ω)

E.定值电阻R1(阻值为4.5kΩ)

F.开关S和导线若干。

(1)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各器材连成相应的实物图________

(2)合上开关S后,调节电阻箱阻值,当电流表示数为I1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3;当电流表示数为I2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4,不计电流表巾的电流对电路的影响,据此可以计算出电源的电动势 ___,内阻为____。(均用I1、I2、R3、R4、Rg、Ro、R1表示)

(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我们往往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获得多组电阻R、电流I的实验数据,再在坐标纸上作图象,要使作出的图象是直线,若应以为纵坐标,则应以____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质点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T/4时,质点1到达最高位置,质点5刚要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T/4时,质点5开始向下运动

B. t=T/4时,质点3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C. 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的速度正在增大

D. t=3T/2时,117个质点刚好第一次构成一个标准的完整正弦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