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首先被送入一个椭圆形“超地球同步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约为200公里,最远距离约为5.1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16小时环绕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行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此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约为500公里,最远距离约为12.8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在“超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时一定定点在赤道上空并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
B.与周期为85分钟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相比,“嫦娥一号”在“超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半长轴大
C.卫星在“超地球同步轨道”上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因为“嫦娥一号”要成为环月卫星,所以其发射速度必须达到第二宇宙速度
【答案】分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通过半长轴的大小比较运行的周期.根据万有引力做功比较动能的变化.
解答:解:A、由于“嫦娥一号”在“超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时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不同,所以不能保持相对静止.故A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周期越大,半长轴越大.故B正确.
C、卫星在“超地球同步轨道”上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万有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
D、发射的速度不能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因为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绕太阳运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以及知道三种宇宙速度的特点,并能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月飞船顺利升空,此后经过多次变轨,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在距离月球表面200km左右的圆形轨道上绕月飞行.若飞船绕月运行的圆形轨道半径增大,则飞船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黄冈模拟)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首先被送入一个椭圆形“超地球同步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约为200公里,最远距离约为5.1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16小时环绕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行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此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约为500公里,最远距离约为12.8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月飞船顺利升空,此后经过多次变轨,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在距离月球表面200km左右的圆形轨道上绕月飞行.若飞船绕月运行的圆形轨道半径增大,则飞船的(  )
A.线速度大小不变B.线速度增大
C.周期不变D.周期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首先被送入一个椭圆形“超地球同步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约为200公里,最远距离约为5.1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16小时环绕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行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此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约为500公里,最远距离约为12.8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在“超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时一定定点在赤道上空并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
B.与周期为85分钟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相比,“嫦娥一号”在“超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半长轴大
C.卫星在“超地球同步轨道”上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因为“嫦娥一号”要成为环月卫星,所以其发射速度必须达到第二宇宙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