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A时体积VA=0.3m3,温度TA=300K,变到状态B时温度TB=400K,已知从状态A变到状态B过程中其压强始终为2.0×105Pa.
①求此过程中这些气体对外做的功;
②若此过程中这些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5×104J,求它增加的内能.

分析 (1)由等压变化规律可求得B状态时的体积,再由功的公式可求得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求得增加的内能.

解答 解:①由$\frac{{V}_{B}}{{T}_{B}}$=$\frac{{V}_{A}}{{T}_{A}}$得
VB=0.4m3
故此过程增加的体积
△V=VB-VA=0.1m3
于是气体对外做功        
 W=P△V=2.0×105Pa×0.1m3=2×104J、
②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增加的内能
△E=Q-W=5×104J-2×104J=3×104J   
答:①求此过程中这些气体对外做的功为2×104J                           
②若此过程中这些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5×104J,它增加的内能3×104J.

点评 本题考查等压变化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正确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明确内能、功及热量的符号及对应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的交流电压加在一电阻两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
B.该交流电压的周期为0.03s
C.并联在该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D.该交流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μ=110$\sqrt{2}$sin100πt(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甲所示,细线下悬挂一个除去了柱塞的注射器,注射器可在竖直面内摆动,且在摆动过程中能持续向下流出一细束墨水.沿着与注射器摆动平面垂直的方向匀速拖动一张硬纸板,摆动的注射器流出的墨水在硬纸板上形成了如图乙所示的曲线.注射器喷嘴到硬纸板的距离很小,且摆动中注射器重心的高度变化可忽略不计.若按图乙所示建立xOy坐标系,则硬纸板上的墨迹所呈现的图样可视为注射器振动的图象.关于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轴表示拖动硬纸板的速度
B.y轴表示注射器振动的位移
C.匀速拖动硬纸板移动距离L的时间等于注射器振动的周期
D.拖动硬纸板的速度增大,可使注射器振动的周期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利用图1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处固定一光电  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得P、O间的距离为x.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完成下列填空:
(1)P、O间的距离x、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frac{d}{△t})^{2}=2ax$;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2所示,则d=0.500cm,
(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米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间的距离x,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利用所得数据作出($\frac{d}{△t}$)2-x图线如图3所示:
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3.92m/s2
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取g=9.80m/s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右侧有竖直墙壁,有三个小滑块A、B、c,质量分别为mA=m,mB=mC=2m,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拴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一起向右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BC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返回,最终A与BC间距保持不变.求:
(i)A物块最后的速度.
(ii)A、B分离时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  )
A.裂变反应B.热核反应C.化学反应D.放射性衰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请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frac{mg{s}^{2}}{4h}$以及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frac{R}{L}$-$\frac{{s}^{2}}{4hL}$.
(2)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如果实验测得的?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圆弧轨道与滑块间有摩擦或空气阻力.(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时,不慎未定好原点,只画了竖直线,而且只描出了平抛物体的后一部分轨迹,如图所示,依此图加一把刻度尺,如何计算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v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