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古代的一种游戏装置,BCDE是一根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弯管,BCD为粗糙程度相同的半圆,DE为光滑的四分之一圆管,半径均为R=0.4m。B、O1、D、O2、P均在同一水平条直线上,P处有一小的空洞,它距O2的距离L=0.4m。质量m=0.5kg、直径稍小于圆管内径的小球从距B点正上方H=2.5m的A处自由下落,到达C处时的速度V=6m/s,并继续运动到管的最高点E处,飞出后恰能进入空洞P。g=10m/s2

(1)若小球到达C处时与管壁间的摩擦力Ff=25N,则球与管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小球从B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多少?

(3)若将小球到达E处时的速度计为VE ,现让小球仍以VE的大小再次从E处水平向右返回管中,请分析说明它能否越过C点?

(1)0.5(2)10J  (3)能过C


解析:

(1)F=mg+mV2/ R ---------------①    2分

         Ff=μF ---------------②    2分

         μ=0.5                      2分

(2 ) L=VE t -------------------------③    2分

    R=gt2/2 ------------------------④    2分

        mg(H-R)=mVE2 /2 +W ------⑤    2分

        W=10J                       2分

(3) 能 --------------------------------------------------------------------------------------1分

假设能返回C处,并计速度为V/,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

C→D→E阶段克服摩擦力做功W1 =mV2/2 –mVE2/2 -2mgR =4.5J----⑥ 1分

        E→D→C阶段mV/2/2 = mVE2/2 + 2mgR–W2 = 4.5 - W2 ---------- ⑦ 1分

因摩擦力总做负功,所以返回的平均速率小,球与管间的挤压力小,

克服摩擦力做功少,即W2< W1=4.5J,所以 0<V/< 6m/s , 能过C------ 1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古代农村中使用的一种舂米工具,O为固定轴,石块固定在A端,脚踏左端B可以使石块升高至P处,放开脚,石块会落下打击稻谷,若脚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假如石块升到P处的过程中每时刻都处于平衡状态,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青铜雕像《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浪漫想象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被誉为中国旅游业的象征.飞奔的骏马三足腾空,只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是因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抛石机”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如图所示,某研学小组用自制的抛石机演练抛石过程.所用抛石机长臂的长度L=4.8m,质量m=10.0kg的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口袋中.开始时长臂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30°,对短臂施力,使石块经较长路径获得较大的速度,当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转动,石块被水平抛出,石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s=19.2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石块刚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ν0
(2)抛石机对石块所做的功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抛石机”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实际上是一个费力杠杆.如图所示,某研究小组用自制的抛石机演练抛石过程.所用抛石机长臂的长度L=4.8m,质量m=10.0kg的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口袋中.开始时长臂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30°,对短臂施力,使石块经较长路径获得较大的速度,当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转动,石块被水平抛出,石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s=19.2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石块刚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ν0
(2)石块刚落地时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抛石机对石块所做的功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