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a、b、c,质量均为m,a、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a、c间细绳的拉力为T,a、b间的摩擦力为f。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木块a上,系统仍加速运动,且a、b、c之间始终没有相对滑动。稳定后,T和f的变化情况是( )

A. T变大,f变小 B. T变大,f变大

C. T变小,f变小 D. T变小,f变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拖拉机以恒定功率耕地时一般比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省燃料 B. 提高柴油机的功率

C. 提高传动机械的效率 D. 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复习练习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带正电的粒子甲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运动到M点时,突然向与原运动相反的方向放出一个不带电的粒子乙,形成一个新的粒子丙。如图所示,用实线表示粒子甲运动的轨迹,虚线表示粒子丙运动的轨迹。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及空气阻力的影响,则粒子甲和粒子丙运动的轨迹可能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第四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S1、S2是弦线两端的两个波源,它们的振动周期都为T,振幅都为A,某时刻S1发出的波恰好传到C,S2发出的波恰好传到A,图中只画出了此时刻两列波在AC部分的叠加波形,S1A间、S2C间波形没有画出,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B点、C点三点是振动减弱点

B. A、C是振动减弱点;B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2A

C. 再经过T/4,AC间的波形是一条直线

D. 再经过T/4,AC间的波形不是一条直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第四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负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点,以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W表示负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则( )

A. U变小,W不变 B. E变大,W变大

C. U变大,E不变 D. U不变,W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二学期等级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用DIS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待测干电池、电键、滑线变阻器R、定值电阻R0、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

(1)图(a)的电路图中,虚线框1应接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应先将滑线变阻器的阻值调到__________,再闭合开关S;

(3)用实验得到的数据拟合成直线,如图(b)所示,该直线对应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斜率的物理含义为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增大滑线变阻器的阻值,则电池消耗的总功率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二学期等级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一段气体。能使气柱变长的措施是( )

A. 增大外界气压

B. 减小外界气压

C. 在U形管的左管滴入水银

D. 在U形管的右管滴入水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重物与一质量为m的线框用一根绝缘细线连接起来,挂在两个高度相同的定滑轮上,已知线框电阻为R,横边边长为L,水平方向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上下边界的距离、线框竖直边长均为h。初始时刻,磁场的下边缘和线框上边缘的高度差为2h,将重物从静止开始释放,线框穿出磁场前,若线框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质量、摩擦阻力均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框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

B. 线框穿出磁场时的速度为

C. 线框通过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D. 线框进入磁场后,若某一时刻的速度为v,则加速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沿周长为400米环形跑道跑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她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 400 m、400 m B. 400 m、0 C. 0、400 m D. 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