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比较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的周期大小.卫星在月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等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根据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周期的平方与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圆形轨道可以看成是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椭圆,故卫星在轨道Ⅲ上的周期比轨道Ⅰ上的周期短,故B正确,A错误.
C、卫星在月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线速度称为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C项错误.
D、卫星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所受月球的引力等于沿轨道Ⅲ运动时所受的引力故加速度相等,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开普勒第三定律
a3
T2
=K
,以及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0月24日18时零5分,我国成功发射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地经过3次变轨飞行180多万公里,于2007年11月5日成功进入月球捕获轨道,如图I轨道;11月6日经第2次变轨进入环月轨道,如图II轨道;11月7日经第3次变轨进入工作轨道,如图9-III轨道.经过测试调整于2007年11月20日向地球发回首张照片,“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在我国又掀起了新一轮航天热.关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年10月,我国又成功发射了一颗名为“嫦娥2号”的探月卫星,标志着我国对空间领 域的探索能力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已知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
81
,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
4
,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假设该卫星的绕月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 表面.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经过八次点火变轨后,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所示为探月卫星运行轨迹的示意图(图中1、2、3、4、…、8为卫星运行中的八次点火位置),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0年10月,我国又成功发射了一颗名为“嫦娥2号”的探月卫星,标志着我国对空间领 域的探索能力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已知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
81
,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
4
,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假设该卫星的绕月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 表面.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0.4km/sB.1.8km/sC.2.1km/sD.3.6k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年高考物理备考复习卷5:万有引力与航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经过八次点火变轨后,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所示为探月卫星运行轨迹的示意图(图中1、2、3、4、…、8为卫星运行中的八次点火位置),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第2、3、4次点火都在绕地球运行轨道的近地点,此时所受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B.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
C.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为了使“嫦娥一号”达到探月目的,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必须大于11.2 k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