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图乙示数为
10.294
10.294
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
540
540
n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分析: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需估读.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
L
d
λ可以求单色光的波长.
解答:解:图甲中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0.5mm,可动刻度为0.01×14.2mm=0.142mm,最终读数为:0.5mm+0.142mm=0.643mm,
图乙中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10mm,可动刻度为0.01×29.4mm=0.294mm,最终读数为:10mm+0.294mm=10.294mm,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
L
d
λ可以求单色光的波长λ=
△x?d
L
=
(10.294-0.643)×0.20
(7-1)×600
mm=5.4×10-7m=540nm
故答案为:10.294,540.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和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
L
d
λ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I.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乙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精英家教网
(1)通过量出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介绍,若双缝的缝间距离为a,则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b,则光的波长λ=
abL
.该同学测的L=1.0000m,双缝间距a=0.220m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光片上的点间距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第一个光点到第四个光点的距离是
 
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λ=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将
 
.(变大、变小、不变)
II.现要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给出下列器材:电流表G1(量程5mA,内阻r1约为150Ω左右),电流表G2(量程10mA,内阻r2约为100Ω左右)定值电阻R1=100Ω、定值电阻R2=10Ω滑动变阻器R3(0~200Ω)干电E(1.5V,内阻未知)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定值电阻选
 

②在图丙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设计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③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1,所用的表达r1=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0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题型:计算题

[物理——选修3-4] (15分)
(1)(5分)以下有关振动、波动和相对论内容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必须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
B.光速不变原理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应交替变化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E.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将减小
(2)(10分)如图所示,一束截面为圆形(半径R=1m)的平行紫光垂直射向一半径也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经折射后在屏幕S上形成一个圆形亮区。屏幕S至球心距离为,不考虑光的干涉和衍射,试问:
①若玻璃半球对紫色光的折射率为,请你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
②若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什么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2010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题型:计算题

[物理——选修3-4] (15分)

(1)(5分)以下有关振动、波动和相对论内容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必须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

B.光速不变原理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应交替变化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E.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将减小

(2)(10分)如图所示,一束截面为圆形(半径R=1m)的平行紫光垂直射向一半径也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经折射后在屏幕S上形成一个圆形亮区。屏幕S至球心距离为,不考虑光的干涉和衍射,试问:

       ①若玻璃半球对紫色光的折射率为,请你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

       ②若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什么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I.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乙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
精英家教网

(1)通过量出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介绍,若双缝的缝间距离为a,则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b,则光的波长λ=
ab
L
.该同学测的L=1.0000m,双缝间距a=0.220m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光片上的点间距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第一个光点到第四个光点的距离是______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λ=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II.现要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给出下列器材:电流表G1(量程5mA,内阻r1约为150Ω左右),电流表G2(量程10mA,内阻r2约为100Ω左右)定值电阻R1=100Ω、定值电阻R2=10Ω滑动变阻器R3(0~200Ω)干电E(1.5V,内阻未知)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定值电阻选______;
②在图丙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设计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③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1,所用的表达r1=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9月理科综合物理实验(二)(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I.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乙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
(1)通过量出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介绍,若双缝的缝间距离为a,则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b,则光的波长.该同学测的L=1.0000m,双缝间距a=0.220m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光片上的点间距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第一个光点到第四个光点的距离是______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λ=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II.现要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给出下列器材:电流表G1(量程5mA,内阻r1约为150Ω左右),电流表G2(量程10mA,内阻r2约为100Ω左右)定值电阻R1=100Ω、定值电阻R2=10Ω滑动变阻器R3(0~200Ω)干电E(1.5V,内阻未知)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定值电阻选______;
②在图丙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设计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③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1,所用的表达r1=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