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A和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人站在A车上,两车均静止。若这个人从A车跳到B车上,接着又跳回A车,并与A车保持相对静止,则此时A车的速率(   )

A. 等于零 B. 小于B车的速率 C. 大于B车的速率 D. 等于B车的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 ( )

A. 物体一定静止 B. 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必须受到恒力的作用

B. 物体所受合力必须等于零

C. 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可能变化

D. 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六校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倾角为、宽度为、长为的光滑倾斜导轨C1D1、C2D2,倾斜导轨顶端接有定值电阻,倾斜导轨置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5T,C1A1、C2A2是长为S=4.5m的粗糙水平轨道,A1B1、A2B2是半径为r =0.5m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环(其中B1、B2为固定的弹性挡板),整个轨道对称。在导轨顶端垂直于导轨放一根质量为m=2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MN,当开关K闭合时,金属棒从倾斜轨道顶端静止释放,已知金属棒到达倾斜轨道底端前已达最大速度,当金属棒刚滑到倾斜导轨底端时断开开关K,(不考虑金属棒MN经过接点C1、C2处和棒与B1、B2处弹性挡板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保持水平,水平导轨与金属棒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10m/s2)。求:

(1)开关闭合时金属棒滑到倾斜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MN在倾斜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电阻R0上产生的热量Q;

(3)当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六校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  )

A. 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

B. 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C. 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D. 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六校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电阻、电感、电容对电流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感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是由于线圈自身存在电阻

B. 电阻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相同

C. 感抗、容抗和电阻一样,电流通过它们做功时都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D. 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加时,电阻、电感线圈、电容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都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v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度( )

A. 上抛球最大 B. 下抛球最大 C. 平抛球最大 D. 三球一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青海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离心运动时.将离圆心越来越远

B. 物体做离心运动时,其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C. 做离心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到外力的作用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因受合力大小改变而不做圆周运动时,将做离心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高三第一轮复习物理6.2电场的力的性质综合训练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在电荷量分别为2q和-q的两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两点电荷连线上有a、b两点,则(  )

A. 在两点电荷之间的连线上存在一处电场强度为零的点

B. 在负试探电荷从a点向b点移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C. 在负试探电荷从a点向b点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负试探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