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小组同学用简易装置探究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他们找来一块平整且比较光滑的木板,从实验室借来打点计时器、刻度尺、小车和纸带。他们把木板搭在台阶上。如图甲安装好实验器材,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测量台阶的高度h和木板的长度L,已知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纸带数据利用MN两点,该组同学需要探究的表达式为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B.由于摩擦力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所以把木板搭在台阶上是为了平衡摩擦力

C.由于阻力的存在,该实验中小车增加的动能一定小于小车重力做的功

D.在该实验中还需要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

【答案】 AC

【解析】

(1)[1]阻力较小,可以不计,合外力做的功近似等于重力做的功,为

动能的变化量为

两者相等,约去质量,得

(2)[2]A.做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再释放小车,A正确;

BC.由于存在阻力,阻力做负功,小车增加的动能一定小于小车重力做的功,但是把木板搭在台阶上不是为了平衡摩擦,是为了让重力做功,故B错误,C正确;

D.因两者相等,约去质量,则此过程不需要测量小车质量,故D错误。

故选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图像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1kg的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水平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分别与AB相连接,两弹簧的原长均为L0=0.2m,与A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A=100N/m,与B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B=200N/m。开始时AB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物块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AB静止在某一位置,此时拉力F=3N,使AB静止在某一位置,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撤去这个力的瞬间(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

(2)如果把拉力改为F′=4.5N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其它条件不变,则撤去拉力的瞬间,求物块BA的摩擦力比原来增大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0.1m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h并作出滑块的Ek-h图象。其中高度从0.2m上升到0.35m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由图象可知(  )

A.小滑块的质量为0.2kg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5N/m,最大弹性势能为0.5J

C.小滑块运动过程中先加速再减速。在加速过程中,有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位置

D.小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最小为0.18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B.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倾斜轨道AB,与水平光滑轨道BC相连,竖直墙壁CD,紧靠墙壁在地面固定一个和CD等高,底边长的斜面,一个质量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轨道AB上从距离B处由静止释放,从C点水平抛出,已知小物块在AB段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达到B点时无能量损失;AB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

(1)求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小物块从C点抛出到击中斜面的时间;

(3)改变小物块从轨道上释放的初位置,求小物块击中斜面时动能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前已经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已经平衡了摩擦力。g=9.8m/s2

1)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M不变,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图乙为悬挂一个钩码后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得各计数点到A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2。若悬挂钩码的质量为50g,把悬挂的钩码和小车(含车中砝码)看成一个整体,则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M=_______kg(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时保持悬挂钩码的质量m不变,在小车上增加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对应的加速度,若用加速度作为纵轴,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为得到线性图象,则横轴代表的物理量为______

A.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M

B.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与悬挂钩码的质量之和mM

C.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与悬挂钩码的质量之和的倒数

D.悬挂钩码质量的倒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在某时刻x轴上相距s=4m的两质点AB(波由A传向B)均处于平衡位置,且AB间只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1s,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

A.1m/sB.1.5m/sC.3m/sD.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