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计.为使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可采取以下那些方法:(   )
A.增大R1B.增大R 2
C.增大R 3D.减小R1
BD

试题分析:直流电路中,电容器相当于断路,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电阻R2两端的电压;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当电压增加时,带电量增加;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式,又由于,故减小R1或增加R2都会使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加,从而增加电容器的电容;
故选BD.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分压式得到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情况,然后根据电容的定义式确定电量的变化情况;本题中电阻R3两端电压为零,故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电阻R2两端电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2 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

A.1 N和0               B.5 N和7 N       C.5 N和3 N             D.7 N和7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半径为的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滑轮到球面的距离为,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如图所示,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由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和绳对小球的拉力的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不变,变小
B.不变,先变大后变小
C.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D.变大,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重为G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竖直向上的较小的力F作用在连接两球轻绳的中点,绳间的夹角α = 60°,如图所示。缓慢增大F,到两球刚要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绳子的拉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球的支持力变大
C.球刚要开始运动时,地面对球没有支持力
D.球刚要开始运动时,球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平行板电容器C1、C2用导线相连,开始时都不带电。现将开关S闭合给两个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后,电容器C1两板间有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平衡状态。再将开关S断开,把电容器C2两板稍错开一些(两板间距离保持不变),重新平衡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C1两板间电压减小
B.电容器C2两板间电压增大
C.带电微粒将加速上升
D.电容器C1所带电荷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两物体A、B按如图所示连接且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两物体质量为mA>mB,且mA=2mB,A物体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加一个水平力F,使物体B缓慢移动,物体A始终静止,则此过程中

A.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小
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绳的拉力逐渐变大
D.地面对A的作用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下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 mA=10 kg, mB=20 kg,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并画出A、B的受力分析图.(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源连接,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板间的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微粒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粒带的是正电
B.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mgd/q
C.断开开关S,微粒将向下做加速运动
D.保持开关S闭合,把电容器两极板距离减小,将向下做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6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O1和O2相距为2a,联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点相距为r(r<a).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的表达式中(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