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工厂中有一个组装工件的装置,由左侧的水平转台(转台转轴位于M点,旋转方向如图)和右侧的水平传送带构成,俯视图如图.需要组装的工件由两部分待组装件构成,一部分待组装件由O处的机器臂(图中未画出)粘在转台上的A点或者B点,然后随转台一起匀速旋转到组装点P,恰好能与传送带传送过来的另一部分待组装件组装,组装完成后,掉落到P点下方的海绵箱中.P点的每次组装过程均耗时0.5s,组装过程中转台不旋转,P点组装的同时,O处会粘上新的待组装件,耗时也为0.5s,转台转动时0.5s可以旋转半圈.右侧的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带上的待组装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传送带上的待组装件由另一条机械臂(图中未画出)每隔3s放置一次,每次放置3个,并且保证传送带的最左端(紧邻P处)放置一个,放置之后立即与转台上的待组装件开始组装,刚放在传送带上的待组装件初速度都可以认为是0.试分析:
精英家教网
(1)为保证传送带上的待组装件在达到组装点P点之前一直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则传送带的速度不能低于多少?
(2)在满足上一问的情况下,八个小时内,该装置可以组装多少个工件?
(3)机械臂每次放在传送带上的三个待组装件,刚放上传送带时,相邻的待组装件的间距分别是多少?
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皮带速度的要求;(2)改组装装置3s组装完毕3个工件,即1个/s;(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中间组件和第三个组件到达P点时发生的位移.
解答:解:(1)设到达P点时速度为VP,则:VP=at-------------①
a=μg=1.5m/s2-------------②
V≥VP-------------③
由①、②、③可得:V≥3 m/s-------------④
(2)由题意可知,改组装装置3s组装完毕3个工件,即1个/s,所以8个小时可以组装
8×60×60=28800个-------------⑤
(3)由题意可知,中间代组装件经过1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P点,发生的位移
S1=
1
2
at2=0.75m-------------⑥
由题意可知,中间代组装件经过2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P点,发生的位移
S2=
1
2
at2=3m-------------⑦
机械臂每次放在传送带上的三个待组装件,刚放上传送带时,相邻的待组装件的间距
分别为0.75m和2.25m-------------⑧
答:(1)为保证传送带上的待组装件在达到组装点P点之前一直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则传送带的速度不能低于3 m/s;
(2)在满足上一问的情况下,八个小时内,该装置可以组装28800个工件;
(3)机械臂每次放在传送带上的三个待组装件,刚放上传送带时,相邻的待组装件的间距分别是0.75m和2.25m.
点评:本题的文字叙述较多,但只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工厂中有一个组装工件的装置,由左侧的水平转台(转台转轴位于M点,旋转方向如图)和右侧的水平传送带构成,俯视图如图。需要组装的工件由两部分待组装件构成,一部分待组装件由O处的机器臂(图中未画出)粘在转台上的A点或者B点,然后随转台一起匀速旋转到组装点P,恰好能与传送带传送过来的另一部分待组装件组装,组装完成后,掉落到P点下方的海绵箱中。P点的每次组装过程均耗时0.5s,组装过程中转台不旋转,P点组装的同时,O处会粘上新的待组装件,耗时也为0.5s,转台转动时0.5s可以旋转半圈。右侧的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带上的待组装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传送带上的待组装件由另一条机械臂(图中未画出)每隔3s放置一次,每次放置3个,并且保证传送带的最左端(紧邻P处)放置一个,放置之后立即与转台上的待组装件开始组装,刚放在传送带上的待组装件初速度都可以认为是0。试分析:

(1)为保证传送带上的待组装件在达到组装点P点之前一直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则传送带的速度不能低于多少?

(2)在满足上一问的情况下,八个小时内,该装置可以组装多少个工件?

(3)机械臂每次放在传送带上的三个待组装件,刚放上传送带时,相邻的待组装件的间距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