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

A. 一定不等于零

B. 可能不变

C. 一定改变

D. 一定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导线框垂直匀强磁场放置,已知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定值电阻R=5Ω,其余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B=1.5T,AB与CD相距d=20cm,金属棒MN与CD间的夹角θ=30°,则棒MN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

A. 0.6N B. 0.3N

C. 0.26N D. 0.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3月复习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有三根长度均为L=0.3m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其中两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P、Q点,另一端分别拴有质量均为m=0.12kg的带电小球A和B,其中A球带正电,电荷量为q=3×10-6C。A、B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仍处于竖直方向,且A、B间细线恰好伸直。  

(1)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为多大;

(2)现将PA之间的线烧断,由于有空气阻力,A、B球最后会达到新的平衡位置。求此时细线QB所受的

(3)拉力T的大小,并求出A、B间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求A球的电势能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3月复习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已知t=0时刻两个物体恰好经过同一地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 t=4 s时,A、B两物体相遇

C. 在相遇前,t=4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在相遇前,若A、B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14 m,则物体A的速度为8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高一(理科1)期末模拟测试卷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9.80m/s2.实验小组选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 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测得=12.01cm,=19.15cm,=27.86cm.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点时 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__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_______ J,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知道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重锤质量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高一(理科1)期末模拟测试卷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某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同步轨道.关于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始终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B. “天链一号01星”周期与其它同步卫星质量不一定相等

C.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 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两带电平行板间的两板间电压为,两板间距为.电子(质量为,带电量为)由静止开始从板向板运动,求电子到达板的速度大小,以及运动到板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负点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某电场中的点由静止释放,它沿直线运动到点的过程中,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能与图象相对应的电场线分布图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西省三区八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 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 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篱上升到一定高度 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 随时间 t 变化 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 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 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