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分)(I)(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两次拉橡皮条时,其结点O应达同一位置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细线的夹角应越大越好
C.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只需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D.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II)(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物的质量为m,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起点,A、B、C为三个连续的计时点。可得(g=9.8m/s2,重物的质量m取0.4kg计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重物动能为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通过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                               
(III)(8分)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V1电阻RX,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待测电压表V1(量程2V,内阻约为2kΩ)
B.电压表V2(量程6V,内电阻约3kΩ)
C.定值电阻R1=3kΩ
D.定值电阻R1=300Ω
E.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2A)
F.电源E(电动势6V,内阻较小)
G.开关、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尽可能精确,试解答
①为了便于实验操作,定值电阻应选       
②请在下边方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

③电路接通后,若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和U2,则电压表V1的内阻RX=           

(Ⅰ)(4分)A、D(选对一个给2分,有选错的不给分)
(Ⅱ)(6分) ①1.46 J ; 1.42 J ②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可认为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其他合理的结论也可给分)(每空2分)
(Ⅲ)(8分)①(2分) C (填“ R1”也给分)②(3分)原理图如右边方框中③(3分)

解析试题分析:(Ⅰ)实验中,为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两次拉橡皮条时,其节点O应达到同一位置,A正确;两弹簧秤的拉力适当大些,但不能过长,否则会超过弹簧弹性限度,损坏弹簧秤,B错误;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记录节点到达的位置O,细线的方向和弹簧秤的读数,C错误;本实验采用的时等效替代法,D正确。
(Ⅱ)打下B点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1.46" J,vB=xAC/2T,重物动能增量为mvB2/2=1.42J,比较数据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可认为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Ⅲ)实验中将V1和R1串联,V2测量两者总电压,流过V1的电流为I=(U2-U1)/R1,则V1的内阻为U1/I=U1R1/(U2-U1)。
考点:本题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电压表内阻测量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共4分)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图3所示电路时,
B.用图3所示电路时,
C.用图4所示电路时,
D.用图4所示电路时,
(2)(6分)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A,内阻,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 k,电池的电动势E="1.5" V内阻r=0.5,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   色,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Rx=   k.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同一个电阻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较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①让一重物拉着一条纸带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然后取纸带的一段进行研究。若该同学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已知重物的质量m=1kg,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利用这段纸带中的2、5两点测定重力做功为            J,物体动能的增加量为     J。通过比较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保留两位小数)

②该同学计算了多组动能的变化量△Ek,画出动能的变化量△Ek与下落的对应高度△h的关系图象,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到的△E-△h图象应是如下图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
(1)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


(2)该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时实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连续5个点为一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见下表,并画出对应的图线(其中横坐标数值表示第几个0.1s,纵坐标对应的该0.1s内物体的位移)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速度随时间   (选填“是”或“不是”)均匀变化;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时间t/0.1s
1
2
3
4
5
6
相邻计数点的距离xn/cm
1.45
2.45
3.46
4.44
5.45
6.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2)某同学测干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他测出路端电压U和总电流I的多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_____V,内电阻r=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用游标卡尺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某工件的内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mm.

(2)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2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
(1)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3)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4)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
通过进一步分析,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因可能是( )

A.(1)和(4) B.(2)和(3) C.(1)和(3) D.(2)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分)有一节干电池,电动势大约为1.5V,内电阻约为1.0Ω。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根据提供的以下器材完成相关实验:
A.电压表V(5V,5kΩ)                    
B.电流表G(量程2.0mA,内阻Rg=10Ω)
C.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为0.5Ω)    
D.滑动变阻器R1(0~100Ω,0.5A)
E.滑动变阻器R2(0~10Ω,1A)             
F.电阻箱R3(0~999.9Ω)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1)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   Ω。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 (标注所选择的器材符号)。
(2)下表是根据实验设计的原理图测得的数据,为了采用图象法分析和处理数据,请你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上选择合理的标度,作出相应的图线。

序号
1
2
3
4
5
6
电流表G(I1/mA)
1.37
1.35
1.26
1.24
1.18
1.11
电流表A(I2/A)
0.12
0.16
0.21
0.28
0.36
0.43
(3)根据图线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  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电源的内阻r=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现在要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r,其阻值Rx≈0.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提供如下器材供你选择: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6 Ω)
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约3 kΩ)
待测的电阻丝Rx(阻值约为0.5Ω)
标准电阻R0 (阻值5Ω)
滑动变阻器R1(5 Ω,2A)
滑动变阻器R2(200Ω,1.5A)
直流电源E(E=6V,内阻不计)
电键S、导线若干
① 图(甲)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测量部分”的电路,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②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        (选择“R1”或“R2”),并采用                接法;
③ 根据你在①、②中的选择,在图(乙)上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④ 实验中,如果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U和I,测得拉直后电阻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则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率r的计算式为:r =                   
⑤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电阻丝的直径时读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丝的直径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分)为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他截取了其中的一段,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D,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约为R.
(1)该同学将米尺的0刻度线与金属丝的左端对齐,从图2甲中读出金属丝的长度L=______mm
(2)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从图2乙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D=_____mm.
(3)该同学选择多用电表“×10”档粗测金属丝的电阻,从图2丙中读出金属丝的电阻R=____Ω

(4)接着,该同学用伏安法尽可能精确地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B.电流表A1(量程0~3mA,内阻约50Ω)
C.电流表A2(量程0~15mA,内阻约30Ω)
D.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10kΩ)
E.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25kΩ)
F.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G.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H.待测电阻丝Rx,开关、导线若干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流表应选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即可)
(5)在如图丁所示的实物上画出连线(部分线画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