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一辆汽车开始以2m/s的速度缓慢行驶,后来它的速度提高到26m/s.如果汽车在加速后6s就能获得这个速度,求汽车的加速度.

分析 由题意可知已知量及未知量,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

解答 解:根据v=v0+at得,加速度为:a=$\frac{v-{v}_{0}}{t}$=$\frac{26-2}{6}$=4m/s2
答:汽车的加速度为4m/s2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取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甲、乙、丙三盏完全一样的电灯,其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都是10W,现将其中乙、丙两灯并联后,再与甲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整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A.10WB.15WC.20WD.3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中O点为单摆的悬点,现将小球(可视为质点)拉到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则摆球在坚直平面内的AB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最低位置.∠AOB=∠COB=α,α小于10°且是未知量,图乙表示由计算机得到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时刻为摆球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据力学规律和题中信息(g取10m/s2)求:
(1)单摆的周期和摆长;
(2)摆球质量及摆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D.利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边长分别为L1=20cm和L2=50cm的长方形导线框,电阻均为2Ω,两个导线框在对称位置均有一个长度不计的小缺口,两线框在缺口处以阻值不计的导线相连.其中左边导线框中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且磁感应强度以B=1+2t(T)的规律在发生变化.求:
(1)左边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2)a、b两点间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一光滑曲面的末端与一长L=1m的水平传送带相切,传送带离地面的高度h=1.25m,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因数μ=0.1,地面上有一个直径D=0.5m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A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S=1m,B点在洞口的最右端.传动轮作顺时针转动,使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现使某小物体从曲面上距离地面高度H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到达传送带上后小物体的速度恰好和传送带相同,并最终恰好由A点落入洞中.求:

(1)传送带的运动速度v是多大.
(2)H的大小.
(3)若要使小物体恰好由B点落入洞中,小物体在曲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H′应该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某同学想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只好找到一块大小为3cm左右,外形不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小球.实验步骤是:
A.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M,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M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α=30°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frac{t}{30}$得出周期
E.改变OM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L和T的平均值作计算时使用的数据,代入公式g=$\frac{4πL}{{T}^{2}}$求出重力加速度g.
①你认为该同学在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重大错误的是哪些步骤BCDF
②该同学用OM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③你认为用何种方法可以解决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而能准确的测量重力加速度(至少填出两种方法)Ⅰ可以用改变摆长的方法;Ⅱ画T2-L图象求斜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甲所示,一个圆形单匝线圈的面积S=200cm2,线圈的电阻为R=1Ω.把线圈放入一个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B-t图象.求:0~4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I1=10-3A,5s末线圈中感应电流I2=4×10-3A,0~6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I=$\sqrt{6}×{10^{-3}}$A,0~6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平均值$\overline{I}$=$\frac{2}{3}×{10^{-3}}$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根据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能级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能向外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长(填“最长”或“最短”),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