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下落,经过时间1s落至地面,落地时速度是9 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下落高度为4.5 m

B.物体下落高度为4.9 m

C.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9 m/s 2

D.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9.8 m/s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日语班上阶段考二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1所示,两根水平的金属光滑平行导轨,其末端连接等高光滑的圆弧,其轨道半径r=0.5m,圆弧段在图中的cd和ab之间,导轨的间距为L=0.5m,轨道的电阻不计.在轨道的顶端接有阻值为R=2.0Ω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2.0T.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电阻不计,质量m=1.0kg的金属棒,从轨道的水平位置ef开始在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匀加速运动到cd的时间t0=2.0s,在cd的拉力为F0=3.0N.已知金属棒在ef和cd之间运动时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求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金属棒做匀加速运动时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上学期周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小分别为1N和7N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上,物体能获得的最小加速度和最大加速度分别是

A. 1 m / s2和7 m / s2 B. 5m / s2和8m / s2

C. 6 m / s2和8 m / s2 D. 0 m / s2和8m / 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等校高二上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三条长直导线都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且I1=I2=I3,则距三条导线等距离的A点处磁场方向为( )

A. 向上 B. 向下 C. 向左 D. 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两个同学利用直刻度尺测量反应时间。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 0刻度处做捏尺的准备,但手不碰直尺,如图所示。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捏住直尺。乙同学捏住直尺的刻度为40 厘米。(g = 10 米/秒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请你估算出乙同学这次实验的反应时间;

(2)求乙同学刚捏住尺子瞬间前尺子下落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四个坐标系中的图线的形状均为半圆。其中表示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半圆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如下图所示: 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调节并观察实验现象:

①图甲、图乙是光的条纹形状示意图,其中干涉图样是_______________.

②下述现象中能够观察到的是:( )

A.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某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m.当t = 0时,波源S开始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振动由此以1m/s的速度开始向右传播.t = 1.0s时,波源S第一次到达波峰处.由此可以判断

A. 该列波的波长为2m

B. 该列波的频率为4Hz

C. t = 4.0s时,质点c达到最大加速度

D. t = 4.0s时,质点e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把两根同种材料做成的电阻丝,分别接在两个电路中,甲电阻丝长为l,直径为d; 乙电阻丝长为2l,直径为2d,要使两电阻丝消耗的功率相等,加在两电阻丝上的电压应满足(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