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月球半径约为1.74×103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

A.8.1×1010kg    B.7.4×1013 kg

C.5.4×1019 kg    D.7.4×1022 kg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有引力提供嫦娥一号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得中心天体月球的质量M=,代入轨道半径r=R+h=1.74×103+200km=1.94×106m,周期T=127min=127×60s=7620s,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可得月球质量M=7.4×1022kg。故选D。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中国的探月计划分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这是第一阶段,卫星将环月飞行,拍摄一些月球表面的三维图象.第二阶段,探测器将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而在第三阶段,中国将发射一个能收集月球样品,并能重返地球的宇宙飞行器.中国计划在2017年实现返回式月球软着陆器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如图所示,届时将发射一颗运动半径为r的绕月卫星,登月着陆器从绕月卫星出发,沿椭圆轨道降落到月球的表面上,与月球表面经多次碰撞和弹跳停下来.假设着陆器第一次弹起的最大高度为h,水平速度为v1,第二次着陆时速度为v2,已知月球半径为R,着陆器质量为m,不计一切阻力和月球的自转.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在月球表面发射一颗月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以下记录的数据指时间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随后“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四次变轨,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接近月球后,通过三次近月制动,在11月7日建立起距月球两百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通过在轨测试后,卫星将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1
6
,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
4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中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首先在2007年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嫦娥一号”,深入了解月球;到2012年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实地探测;到2017年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设想我国宇航员随“嫦娥”号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在飞船贴近月球表面时可近似看成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A.计时表一只,B.弹簧秤一把,C.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D.天平一只(附砝码一盒).宇航员测量出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宇航员利用所带的仪器又进行了第二次测量,并利用测量结果计算出了月球的半径和质量.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1)说明宇航员是如何进行第二次测量的?
(2)利用宇航员测量的量(用符号表示)来求月球的半径和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延庆县一模)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卫星接近月球时进行三次制动变轨,最后进入工作轨道.如果不考虑地球和太阳的影响,以月球为参考系,当卫星从第一次变轨后到第三次变轨后(三个绕月轨道均视为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