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现有一电动势E约为9 V,内阻r约为40 Ω的电源,最大额定电流为50 mA.现有量程为3V、内阻为2kΩ的电压表和阻值为0—999.9Ω的电阻箱各一只,另有若干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为测定该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备有以下几种规格的定值电阻R0,实验中应选用的定值电阻是________.
A.200Ω   B.2kΩ        C.4kΩ   D.10kΩ
②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_______ (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根据记录的多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线.根据该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 C ② 最大值;保证电源的安全 ③ 8.6 ;36

解析试题分析:①因电压表量程为3V过小,故必须要用定值电阻与之串联,因电源电压为9V,则定值电阻最小分压为6V左右,因电压表的内阻为2KΩ,则可知定值电阻大约为4kΩ左右,故选C;②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最大值,目的是保证电源的安全。③由图可知,当R趋于无穷大时,
此时外压等于电动势,又R0与电压表串联且电阻为电压表的2倍,所以此时
E=3U=3×V=8.6V
由图象知当时,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
将E、U、R代入解得r=36Ω
考点: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操作步骤如下:

A.将操作台调为水平,并在两侧挂上重垂线;
B.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C.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滑块A、B紧靠在操作台边缘,使A、B间的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D.剪断细线,滑块A、B均做平抛运动,记录A、B滑块的落地点M、N;
E.用刻度尺测出M、N距操作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1、x2
F.用刻度尺测出操作台面距地面的高度h.
①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____________;
②如果系统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


(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所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打A、F两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拉力不变;得到多组数据后他应描给的图象是       (填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 —F图象,如图所示,则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和电压U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利用P=UI得到电功率.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0 V,1.8 W”,电源为12 V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
(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2)现有10 Ω、20 Ω和50 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1应选________ Ω的定值电阻.
(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______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
(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U2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分)小明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后,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
B.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一装水的水瓶,记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C.将一根大约30 cm长的细线从水瓶的绳套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拴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水瓶仍静止,且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
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要求在答题卷图乙中作力的图示,求合力F′)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填字母代号).(2分)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步骤C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 N.(1分)
(3)在步骤D中,合力F′=__________ N.(含作图3分)
(4)若__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用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_   _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2)随着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图(b)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为消除此误差可采取的简便且有效的措施是 _   _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长时间缓慢运动(即将小车与传感器发射部分的重力沿轨道方向的分力恰与其所受摩擦力平衡)
B.在增加钩码数量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与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
C.在钩码与细绳之间放置一力传感器,直接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力传感器读数F的关系图象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3)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为_   _kg;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   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为了测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Rx的电阻率,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Rg=120,满偏电流Ig="3" mA
B.电流表A,内阻约为1,量程为0~0.6A
C.螺旋测微器,刻度尺
D.电阻箱R0(0~9999,0.5A)
E.滑动变阻器R(5,1A)
F.电池组E(6V,0.05
G.一个开关S和导线若干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档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___档(填“×1”或“×100”),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

(2)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量程为6 V的电压表使用,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______.
(3)请用改装好的电压表设计一个测量电阻Rx阻值的实验,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请将图中电路图补画完整.

(4)电阻率的计算:测得电阻丝的长度为L,电阻丝的直径为d.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符号(各量不允许代入数值)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分)如图所示,甲图中二十分度的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cm;甲乙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分)如图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2)图示位置时,闭合电键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稳定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将A线圈迅速插入B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_______偏转(填“左”或“右”);
B.A线圈插入B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_______偏转(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