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开后伞兵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取g=10m/s2)求:
(1)伞兵刚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分析 (1)整个过程中,伞兵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总位移大小等于224m.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先研究匀减速过程,由速度-位移关系式,得到v0与h的关系式,再研究自由落体过程,也得到一个v0与h的关系式,联立求解.
(2)由(1)求出v0,由速度公式求出两个过程的时间,即可得到总时间.

解答 解:(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对于匀减速运动过程,有:${v}^{2}-{{v}_{0}}^{2}=-2ah$,
即:$25-{{v}_{0}}^{2}=-2×12.5×h$,
对于自由下落过程,有:${{v}_{0}}^{2}=2g(224-h)$=2×10×(224-h)
联立解得:h=99 m,v0=50 m/s
以5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1=v2 
所以有:h1=$\frac{{v}^{2}}{2g}$=$\frac{25}{20}$m=1.25m.
(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2,则有: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v0=gt1
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_{1}=\frac{{v}_{0}}{g}=\frac{50}{10}s=5s$,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_{2}=\frac{v-{v}_{0}}{a}$=$\frac{5-50}{-12.5}$s=3.6 s,
故所求时间为:t=t1+t2=(5+3.6)s=8.6 s.
答:(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99m,着地时相当于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8.6s.

点评 本题涉及两个过程的运动学问题,既要单独研究两个过程,更要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位移关系、速度关系等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一位同学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求:

①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S1=0.70cm;
②该小车的加速度a=0.2m/s2.(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导致钩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则小车加速度a的值随钩码的个数的增加将趋近于g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mm.
(2)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一项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3)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A、B间的距离L不变,改变钩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作出“t-F图象”
B.作出“t2-F图象”
C.作出“t2-$\frac{1}{F}$图象”
D.作出“$\frac{1}{t}-{F^2}$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如图所示,在半径为b(大小未知)的圆形区域内,固定放置一绝缘材料制成的边长为L的弹性等边三角形框架DEF,其中心O位于磁场区域的圆心.在三角形框架DEF与圆周之间的空间中,充满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均匀磁场,其方向垂直纸而向里.在三角形DEF内放置平行板电容器MN,两板间距为d,N板紧靠EF边,N板及EF中点S处均开有小孔,在两板间靠近M板处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 (q>0)的带电粒子由静止释放,粒子经过S处的速度大小为v=$\frac{qBL}{2m}$,方向垂直于EF边并指向磁场.若粒子与三角形框架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粒子在碰撞过程中质量、电量均不变,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平行板电容器MN产生的电场仅限于两板间,求:
(1)MN间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若从S点发射出的粒子能再次返回S点,则圆形区域的半径b至少为多大?
(3)若圆形区域的半径b满足第(2)问的条件,则从M板处出发的带电粒子第一次返回M板处的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在一简谐横波传播的路径上有A、B两个质点,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甲、乙所示,A、B间的距离为2m,A、B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

(1)若波由A向B传播,求波长及波速的大小;
(2)若波由B向A传播,求波长及波速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一小球以20m/s的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如果斜面足够长,求6s末小球的速度及6s内小球的位移?(提示:上滑和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均为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进行了几百次的测量以后,他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这个实验被称为密立根油滴实验.如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板间产生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图中油滴由于带负电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
(1)若要测出该油滴的电荷量,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ABC.
A.油滴质量m             B.两板间的电压U
C.两板间的距离d       D.两板的长度L
(2)用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该油滴的电荷量q=$\frac{mgd}{U}$(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是一支旅行用的“两面针”牙膏,该牙膏的外壳是由铝薄皮做的,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牙膏皮被挤压后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
B.牙膏被挤出来是因为牙膏受到手的作用力
C.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挤牙膏时手对牙膏皮的作用力大于牙膏皮对手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倾角为θ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顶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P挡住小球,此时弹簧没有发生形变,如图所示.若挡板P以加速度a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且弹簧与斜面始终保持平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小球与挡板刚好分离时(  )
A.弹簧弹力大小为mgsinθ
B.小球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为$\frac{{m}^{2}gsinθ(gsinθ-a)}{2k}$
D.小球运动的时间为$\sqrt{\frac{2m(gsinθ-a)}{k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