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图3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是E,内电阻是r,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头向左移动时(    )

A.电阻R1的功率将增大   

B.电阻R2的功率将增大

C.电源的功率将增大      

D.电源的效率将增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4?杭州一模)图1为某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图
2
2
;简要说明理由:
图2电路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
图2电路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

(2)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理想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5.2
5.2
V;电阻R2的阻值为
111.8
111.8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和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
2
2
.(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2).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5.2
5.2
V;电阻R2的阻值为
105.2
105.2
Ω.
(3)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100
×100
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调零
调零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2.2×103
2.2×103
Ω.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 5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 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 6所示的 R-
1I
图线,其中 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 E=
2.9
2.9
V,r=
0.8
0.8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3?上海)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
曲线,在图2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
2
2

简要说明理由:
图2电路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
图2电路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
(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2)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5.2
5.2
V;电阻R2的阻值为
105.2
105.2
Ω.
(3)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
热敏温度计
热敏温度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和双缝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时(如图A所示),将此明纹记为1,然后再转动手轮,分划板中心刻线向右移动,依次经过2、3…等条明纹,最终与明纹6中心对齐.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明纹1和明纹6对齐时游标卡尺示数分别如图B、C所示(游标卡尺为10分度).则图B对应的读数为
 
m,图C对应的读数为
 
m.用刻度尺量得双缝到屏的距离为60.00cm,由双缝上的标示获知双缝间距为0.2mm,则发生干涉的光波波长为
 
m.?
在实验中,若经粗调后透过测量头上的目镜观察,看不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只看到一片亮区.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精英家教网
(2)如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①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哪个图?简要说明理由.(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②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及相关知识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Ω?(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