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水平面上方存在着匀强电场,水平面上的带电金属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已知金属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外力F做功32 J,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16 J,则在此过程中金属块的

A.动能增加8.0 JB.电势能增加24 J
C.机械能减少24 JD.机械能增加48 J

A

解析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电势能.
分析:在金属块移动的过程中,外力、电场力和摩擦力做功,三者的总功动能的变化,根据动能定理分析动能的增加量.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J,知电势能的增加量.三力做功的总和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根据功能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
A、在金属块移动的过程中,外力F做功为32J,电场力做功为-8.0J,摩擦力做功为-16J,则总功为W=32J-8.0J-16J=8J,根据动能定理得知,动能增加为8.0 J.故A正确.
B、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J,则电势能增加8J.故B错误.
C、D外力、电场力和摩擦力做的总功为8J,根据功能关系得知,机械能增加8J.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几对常见的功与能的关系要加强理解,牢固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有关,总功与动能变化有关,除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力做功与机械能的变化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直轨道上有两个带电小球a和b,a球质量为2m、带电量为+q,b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2q,两球相距较远且相向运动.某时刻a、b球的速度大小依次为v和1.5v,由于静电斥力的作用,它们不会相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直轨道上有两个带电小球a和b,a球质量为2m、带电量为+q,b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2q,两球从相距较远处(无相互作用力)相向运动,某时刻a、b球的速度大小依次为v和1.5v,由于静电斥力的作用,它们不会相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是饮水器的自动控制电路.左边是一个在水温较低时对水加热的容器,内有密封绝缘的电热丝发热器和接触开关S1.只要有水浸没S1,它就会导通;水面低于S1时,不会加热.

(1)Rx是一个热敏电阻,低温时呈现高电阻,右边P是一个
(选填“与”、“或”、“非”)逻辑门,接在0~5V电源之间,图中J是一个继电器,可以控制发热器工作与否.Ry是一个可变电阻,低温时Rx
远大于
远大于
(选填“远大于”、“远小于”)Ry
(2)请阐述饮水机的自动加热原理:
当水温较低时,Rx阻值较大,A为高电势,且有水浸没S1,B也为高电势,则QC之间才有高电压输出,电磁继电器有电流通过,将吸动S2闭合,发热器工作.
当水温较低时,Rx阻值较大,A为高电势,且有水浸没S1,B也为高电势,则QC之间才有高电压输出,电磁继电器有电流通过,将吸动S2闭合,发热器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台左端固定一被压缩的绝缘轻质弹簧,一个质量m=0.04kg、电量q=+2×10-4c的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与弹簧接触但不栓接.某一瞬间释放弹簧弹出小球,小球从水平台右端A点飞出,恰好能没有碰撞地落到粗糙倾斜轨道的最高B点,并沿轨道滑下.已知AB的竖直高度h=0.45m,倾斜轨道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37°、倾斜轨道长为L=2.0m,带电小球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0.5.倾斜轨道通过光滑水平轨道CD与光滑竖直圆轨道相连,在C点没有能量损失,所有轨道都绝缘,运动过程小球的电量保持不变.只有过山车模型的竖直圆轨道处在范围足够大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E=2.0×103V/m.(cos37°=0.8,sin37°=0.6,取g=10m/s2)求:
(1)被释放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2)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水平轨道足够长),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如果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0.9m,小球进入轨道后可以有多少次通过竖直圆轨道上距水平轨道高为0.01m的某一点P?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静止放置小球A、B,已知
mA
mB
=
2
3
,现给两小球分别带上电量为+qA,-qB,已知
qA
qB
=
2
1
.为平面上了保持A、B 两球的距离不变,我们可以在A球上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1,也可在B球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2.则F1、F2的大小之比
F1
F2
等于(  )
A、
4
3
B、
3
4
C、
3
2
D、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