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质点做半径R=1m的匀速圆周运动,转过一周所需时间为1s,该质点的线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2π m/s、0B.2m/s、4π m/s2C.2m/s、0D.2π m/s、4π2 m/s2

分析 根据题意可明确对应的周期,根据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可求得线速度大小,根据加速度公式可求得加速度.

解答 解:转动一周所需时间t=1s,故周期为T=1s,则线速度为:
v=$\frac{2πR}{T}$=$\frac{2π×1}{1}$=2πm/s;
加速度为:
a=$\frac{4{π}^{2}R}{{T}^{2}}$=$\frac{4{π}^{2}×1}{1}$=4π2 m/s2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向心加速度公式以及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要注意明确向心加速度表达式有多个,要根据题意灵活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可能为零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10kg,mB=20kg,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并画出A、B的受力分析图.取g=10m/s2,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1)“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具体测算加速度前的主要步骤有:
A.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
B.将打点记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记时器的地方,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砝码;
F.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以上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EFCDA.
(2)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秒打一次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当电源的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Hz的时间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加速度数值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频率为50Hz时测出的加速度的值.
(3)实验时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如果选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共有0-6七个记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从纸带分析上可以判定这段纸带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是相邻的计数点位移逐渐增大,而且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相等根据纸带求得的加速度a=1.5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公众交通安全.若将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将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距离称为感知制动距离.科学研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感知制动距离在驾驶员饮酒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一驾驶员正常驾车和酒后驾车时,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的v-t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求:
(1)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s;
(2)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比正常驾驶时增加的距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为监测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内侧面分别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与电压表相连.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
B.若污水中负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
C.电压表的示数与污水中离子浓度无关
D.污水流量Q与U成正比,与a、b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带电量Q=+2.0×10-6C,虚线为另一带电量q=-2.0×10-9C的点电荷从无穷远处向O运动的轨迹.点电荷q从无穷远处移到A点静电力做了1.5×10-7J的功;取无穷远处电势为0,轨迹上离O点距离为3cm的B点电势φB=125V,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
(1)点电荷q在B点时受到的静电力F大小;
(2)点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EpA
(3)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为了较为精确测量某一小灯泡的阻值,小灯泡的阻值约20Ω,现用伏安法精确测量.现准备了以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为1Ω)         
B.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0.2Ω)
C.电压表(量程5.0V,内阻约为5kΩ)        
D.电压表(量程15.0V,内阻约为15kΩ)E.电源:电动势E=6V,内电阻较小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0Ω,额定电流100mA)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Ω,额定电流2.0A)
为了准确测量这一个小灯泡的电阻,需要较多的数据.则:
(1)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应选A;电压表选C;滑动变阻器应选G.(只需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2)将图中的实物连接成实验所需的电路(有两根导线已经接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1:4
B.电压表的示数为55 V
C.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0Ω,则1 min内产生的热量为3025 J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