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年中俄曾联合实施探测火星计划,由中国负责研制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与俄罗斯研制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罗斯“天顶”运载火箭发射前往火星.由于火箭故障未能成功,若发射成功,且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射速度只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可
B.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C.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
D.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
BD

试题分析: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脱离地球引力束缚,还在太阳系内,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可以小于第三宇宙速度,故B正确.
根据,得:,所以,选项B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倾角为30o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上放着一只质量为m的A盆,A盆用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和B盘相连,B盘内放着质量和A盆质量相等的物体,如图所示,如果把这个物体改放在A盆中,则A的加速度跟原来的加速度等值反向,由此可知B盘的质量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2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1连接,且m1、m2及m2与地面之间接触面光滑,开始时m1和m2均静止,现同时对m1、m2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m1、m2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B.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动能不断增加
C.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
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1、m2的动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BC竖直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经AB段进入半圆轨道,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mg,之后向上运动完成半个圆周运动恰好到达C点。试求:

(1)小球上升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
(2)小球从C点飞出后,触地时重力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竖直平面内光滑圆形轨道半径为R,小球以速度v0经过最低点B沿轨道上滑,并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v0应等于,小球到A点时速度为零
B.v0应等于,小球到A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不为零
C.小球在B点时加速度最大,在A点时加速度最小
D.小球从B点到A点,其速度的增量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 (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推物体,使其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逐渐增大F,物体开始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取g=10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出的是
A.物体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水平外力F的大小
D.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物块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A.A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移mgsinθ/k
B.拉力F的最小值为mgsinθ+ma
C.A、B分离时t1=
D.A、B分离前,A、B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增加,A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压缩了x/10,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以大小为11g/10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以大小为11g/10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大小为g/10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以大小为g/10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中所示x,y,z为三个物块,K为轻质弹簧,L为轻线.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若将L突然剪断,用分别表示刚剪断时x、y的加速度,则有(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