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物理1-2模块
(1)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C

A.布朗运动表明了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B.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以知道,能源是不会减少的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
D.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间的温度差制造出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在原理上是不可行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BC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变短
B.关于核反应方程
 
2
1
H
+
3
1
H
4
2
He+X
,X是
 
1
0
n
,该核反应属于聚变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3)阳光烤暖了大地,地面辐射使地面附近的空气变热,形成暖气团升往高空.一大团暖空气上升过程中,边缘部分和外界空气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看成气团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在暧气团上升的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
分析:考查了内能及原子核的结构等,根据热学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
布朗运动是小微粒受到的分子的撞击的不平衡产生的,是小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
半衰期是对大量放射性元素的统计规律,是由元素本身决定,与原子核所处环境、状态无关
气团上升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内能的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解:(1)A、布朗运动是小微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具有方向性的,不能反过来转化.目前人类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使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危机.所以并非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故B错误.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故C正确.
D、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间的温度差制造出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2)A、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故A错误.
B、关于核反应方程
 
2
1
H
+
3
1
H
4
2
He+X
,X是
 
1
0
n
,该核反应属于聚变,故B正确,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C正确.
D、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D错误.
故选BC.
(3)在暧气团上升的过程中温度减小.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气团上升过程中没有热交换,即Q为零,在气团上升过程中大气压强变小,体积要膨胀,所以气团要对外做功,W为负值,故△U 也为负值,即气体的内能减小.
气体由于分子间距离较大,不考虑分子势能,所以气体只有分子动能.所以气体分子内能减小,就是分子平均动能变小.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要降低.
故答案为:(1)C; (2)BC;
(3)降低,因为气体对外做功,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内能减少.则温度降低.
点评: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基本方法的学习利用,是学好3-3,3-5的基本方法.此处高考要求不高,不用做太难的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1-2”模块
(1)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EF
ABEF

A.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B.物体的内能增加,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C.β射线的本质上就是电子流,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发生电离而产生的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E.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F.完全失重状态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
(2)某学校兴趣小组组织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估算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个数.他们通过网上搜索,查阅得到以下几个物理量的数据:地球半径R=6.4×106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大气压强P0=1.0×105Pa,空气的摩尔质量M=2.9×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根据以上数据能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个数,只需要估算出个数的数量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1-1”模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
1
H
+
 
3
1
H
 
4
2
He
+
 
1
0
n
是聚变;        
B、
 
235
92
U
+
 
1
0
n
 
140
54
Xe
+
 
94
38
Sr
+
2
1
0
n
是裂变;
C、
 
226
90
Rα
 
222
88
Rn
+
 
4
2
He
是α衰变;     
D、
 
24
11
Nα
 
24
12
Mg
+
 
0
-1
e
是裂变;
(2)
 
235
92
U
受中子轰击时会发生裂变,产生
 
139
56
Ba
 
94
36
Kr
,同时放出能量,已知每个铀核裂变释放的平均能量为200MeV.
①写出核反应方程;
②现在要建设发电功率为5×105KW的核电站,用
 
235
92
U
作核燃料,假设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一半转化为电能,那么该核电站一天消耗
 
235
92
U
多少千克?(阿伏伽德罗常数取6×1023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浙江一模)“物理1-2“模块
(1)(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C

A.气体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显著
C.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压强不变,可以同时升高温度和增大体积
D.物体从外界吸热的过程其内能一定增加
(2)(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C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温度升高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加快
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放出的电子并不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D.浙江秦山核电站是利用轻核聚变释放核能的
(3)一种利用地热能的方式是将地面上的水通入温度高的地热异常区汽化,然后利用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问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努力减少各种损耗,能把地热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1—2”模块

   (1)(本小题3分,在比例 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所有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从r0增大时,分子斥力减小,分子引力增大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它是永不停息的

D.分子直径在10-8cm的数量级

   (2)(本小题共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有复杂结结构

B.现在的核电站是通过原子核裂变或轻核聚变不获取原子能的

C.a粒子对金箔的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D.太阳的巨大能量就是核聚变产生的,如

   (3)(本小题共4分)

如图所示为一带活塞的气缸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缸外恒温环境,气缸壁导热性能良好。现将活塞向外缓慢移动段距离,在此过程中缸内气体对外做功200J。请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气体的内能变化和热变换情况,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