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连拉力传感器和物体A的细绳保持水平.从t=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为常数)作用在B物体上.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k、t1、t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据此可求(  )

A. 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 水平面与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C. 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

D. 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AB

【解析】0﹣t1内,A不受水平拉力,说明水平面对B的静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值,t1﹣t2内力传感器的示数逐渐增大,说明水平面对B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BA有向右有静摩擦力,t2时刻后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说明B相对A向右运动,A受到滑动摩擦力,则t2时刻A、B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且为 fmax=kt2.故A正确.由于B运动后A静止不动,则A、B间有滑动摩擦力,等于kt2.故B正确.由于AB的压力不能求出,所以不能求出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故C错误.B对水平面的压力求不出来,因此不能求出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故选A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如果不同,则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也就不同

B. 不论多大,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都是相同的

C.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

D.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轨道相切于点,轨道相切于点,如题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率大于

B. 卫星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小于它在轨道上的机械能

C. 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它在轨道上的运行速率

D. 卫星沿轨道经过点时的加速度小于轨道经过点时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阻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调节前后( )

A. 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

B. 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

C. 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

D. 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绳相连的质量均为m的两个物体AB,它们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r2r,,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u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好要发生滑动时,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绳子张力为

B. 此时圆盘的角速度为

C. 此时A所受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外

D. 此时烧断绳子,A仍相对盘静止,B将做离心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滑块(装有遮光条) 的加速度,在倾斜的气垫导轨上安放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表会自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相应时间.某同学根据自己的设想,做了如下操作:

①将计时方式设定为记录遮光条从光电门A运动到B的时间

②将滑块从导轨上某处自由滑下,测出两光电门间距x,并记下毫秒表上的示数

③保持光电门B位置不动,适当移动光电门A的位置,重复步骤②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次

1)关于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下列各项正确的是_____

A.必须洲量遮光条的宽度

B.两光电门的间距应适当大些

C.在每次重复的步骤中,滑块必须从导轨的同一位置自由滑下

D.导轨倾斜是为了平衡摩擦.

2)已知该同学的两组数据:x1=40cmt1=0.800sx2=63cmt2=0.900s,则滑块的加速度a=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测量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金属棒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始终静止。他先用打点计时器测出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动摩擦因数。

(1)实验时 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把金属板的一端适当垫高来平衡摩擦力。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木块的速度为_______m/s;木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若打图乙纸带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50g,木块的质量为200g,则测得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 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B. 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大

C. 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D. a 的加速度将减小,b 的加速度将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