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若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某处(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小于10r0静止释放,在分子力的作用下沿r正半轴靠近甲_________________

A.乙分子所受甲分子的引力逐渐增大

B.乙分子在靠近甲分子的过程中乙分子的动能逐渐增大

C.当乙分子距甲分子为r=r0 时,乙分子的速度最大

D.当乙分子距甲分子为r=r0 时,乙分子的势能最小

E.甲分子与乙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随r 的减小而增大

【答案】ACD

【解析】乙分子到达O点前,随分子距离的减小,乙分子所受甲分子的引力逐渐增大,选项A正确;乙分子到达O点前,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动能先增加后减小,选项B错误;当乙分子距甲分子为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则当乙分子从某处运动到rr0 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此时乙分子的速度最大,乙分子的势能最小,选项CD正确;甲分子与乙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随r 的减小,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大,选项E错误;故选A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想测量一个量程为0~3V,内阻约3kΩ的电压表V的内阻Rx,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压表V;电流表A(量程0~1.2mA,内阻为RA=100Ω);滑动变阻器R10~500Ω);定值电阻R=5.0kΩ;电阻箱R0(0~9999.9Ω);电源E(电动势8V,内阻较小);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要把电流表A改为量程0~12V的电压表,应与电流表A串联的电阻箱R0电阻调为_______Ω

(2)按如图(a)所示电路连接好电路,将电阻箱阻值按照上述第(1)问计算结果调节好,闭合开关S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____端(选填:“。实验中,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记下电压表V的示数U和电流表A的示数I

(3)该同学以I为纵坐标,U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测得数据描点作图如图(b)所示.由电路图可知IU的关系式为I=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结合图线(b)和已知数据可求得待测电压表内阻Rx=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该同学还想利用图(a)电路,测量一量程为0~1V、内阻约2kΩ的电压表内阻,为保证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变化范围尽量大,只需更换一个定值电阻即可,若有四个阻值分别为2.0kΩ8.0kΩ14.0kΩ20.0kΩ的定值电阻可供选择,他应选用阻值为______的定值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甲中abcd为导体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的导体棒PQabcd接触良好,回路的电阻为R,整个装置放于垂直框架平面的变化磁场中,磁感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PQ始终静止,在时间0t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0t1t1t时间内导体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B. P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一直增大

C. P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一直减小

D. P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要测量一个量程为0~5m A的毫安表的内阻。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源E(电动势 3V ,内阻较小)

B.多用电表

C.电阻箱R1(999.9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103Ω)

E.开关和导线若干

a.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100Ω档粗测电阻,指针偏转如图所示,则毫安表的电阻为___________

b.为了更精确的测量毫安表的电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其中多用表应选择____________(填 “欧姆档”、 “电压档”、 “电流档”)连接后,该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开关 K1和 K2均处于断开状态 ;

将滑动变阻器R和电阻箱R1调至最大值。闭合开关K2,调节滑动变阻器R,让毫安表达到满偏,此时多用表示数为X

闭合开关K1,调节滑动变阻器R和电阻箱R1,让毫安表达到半偏, 此时电阻箱的示数为R0,多用表的示数为Y

c.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毫安表的内阻为RA=_____________,由此实验得到的毫安表内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真实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619,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按预定计划,“中星9A”应该首先被送入近地点约为200公里,远地点约为3.6万公里的转移轨道Ⅱ(椭圆),然后通过在远地点变轨,最终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Ⅲ(圆形)。但是由于火箭故障,卫星实际入轨后初始轨道Ⅰ远地点只有1.6万公里。科技人员没有放弃,通过精心操作,利用卫星自带燃料在近地点点火,尽量抬高远地点的高度,经过10次轨道调整,终于在75日成功定点于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失利原因可能是发射速度没有达到7.9km/s

B. 卫星从轨道Ⅰ的P点进入轨道Ⅱ后机械能增加

C. 卫星在轨道Ⅲ经过Q点时和在轨道Ⅱ经过Q点时的速度相同

D. 卫星在轨道Ⅱ由P点向Q点运行时处于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汽缸AB的活塞用硬杆相连,活塞的横截面积SA=2SB,两活塞距离底部均为h,汽缸壁用导热材料做成,此时环境温度为300 K,外界大气压为p0,汽缸B内的压强p205p0.问:

(I)此时汽缸A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II)若保持汽缸B中的气体温度不变,把汽缸A缓慢加热,加热至温度多高活塞才移动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实验中,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弹簧的左端固定,小滑块压缩弹 簧后处在O点位置,光电门放置在O点与桌子右边缘的中间位置,弹簧的形变量小于O点到光 电门的距离。滑块释放后,向右运动,从水平桌面的边缘水平抛出,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测 得:桌面高度为y,小滑块(含遮光板)质量为m.遮光板宽度为d,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小滑块离开桌面后的水平位移是x(重力加速度为g)

(1)小滑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

(2)释放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Ep=____________。(均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动能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作用在空间上累积的效果,动量定理则描述了力对物体作用在时间上累积的效果,二者是力学中的重要规律。

(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0,在水平合外力F(恒力)的作用下,运动一段距离x后,速度变为vt。请根据上述情境,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动能定理,并写出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等号两边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2)在一些公共场合有时可以看到,“气功师”平躺在水平地面上,其腹部上平放着一块大石板,有人用铁锤猛击大石板,石板裂开而人没有受伤。现用下述模型分析探究。

若大石板质量为M=80kg,铁锤质量为m=5kg。铁锤从h1=1.8m高处由静止落下,打在石板上反弹,当反弹达到最大高度h2=0.05m时被拿开。铁锤与石板的作用时间约为t1=0.01s。由于缓冲,石板与“气功师”腹部的作用时间较长,约为t2=0.5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请利用动量定理分析说明石板裂开而人没有受伤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底端都以4m/s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B都能到达传送带顶端

B. 两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全过程中,物块AB所受摩擦力一直阻碍物块AB的运动

C. 物块A上冲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过程中,物块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125m

D. 物块B在上冲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04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