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滑块A与小球B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且滑块A套在水平直杆上.现用大小为10N、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拉B,使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2kg、1kg,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  )
分析:对B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绳子的拉力及绳子的方向;
对整体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A受到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得动摩擦因数.
解答:解:A、对B分析,B受重力、拉力F及绳子的拉力而处于平衡;将两拉力合成,因拉力为10N,小球的重力为10N,则由几何关系可知,轻绳的拉力也为1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故A错误,B错误;
C、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A受到的支持力为:FN=(mA+mB)g-Fsin30°=25N,
摩擦力等于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为:f=Fcos30°=5
3
N
则由:f=μFN′,FN′=FN
解得μ=
f
FN
=
3
5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注意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使用,注意应用整体法时一定要分清内力与外力,正确的受力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面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倾角为θ;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处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求: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d时的弹性势能.
(3)物块A被弹回到坡道上升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面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倾角为θ;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处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在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求: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时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打出纸带的一段
精英家教网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选A、B、C…等7个点为计数点,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如图所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C.木板的质量m1    D.滑块的质量m2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放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于纸带受到的摩擦,则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应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滑块在恒定外力F= 3mg/2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出发到B点时撤去外力,又沿竖直面内的半径为R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通过轨道最高点C,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原出发点A,滑块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5,试求

(1)滑块运动到B点速度大小

(2)滑块在半圆形轨道上运动时,对轨道压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11分)小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面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倾角为θ;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处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在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求: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时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