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皮带以v0=10 m/s的速率运动,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 m,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2)若皮带轮以速率v=2 m/s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下端B处无初速度地放一个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那么物块从B端运到A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兰天班)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小型水利发电站的发电机输出功率为24.5 kW,输出电压为350 V,输电线总电阻为4 Ω,为了使输电线损耗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5%,需在发电机处设升压变压器,用户所需电压为220 V,所以在用户处需安装降压变压器.输电电路图如图所示,求:

(1)输电线上的电流.

(2)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3)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天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相同滑块(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瞬间恢复原长,两滑块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滑块一定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B. 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C. 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

D. 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调研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一密闭气体,分别以两个不同的体积做等容变化,这两个等容过程对应的p-t图像如右图中的①、②所示。则相对应的V-T图像或p-V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调研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为电风扇叶片上的两个质点,当电风扇匀速转动时,A、B两质点具有相同的( )

A. 线速度 B. 周期

C. 向心加速度 D. 运动轨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试卷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木块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1。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木块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2,则

A.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木块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B.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1+F2<F

C.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1+F2=F D.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试卷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体A、B、C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关A、B、C三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一定受5个力作用 B. 物体B可能受4个力作用,也可能受5个力作用

C. 物体C一定受4个力作用 D. 物体A可能受5个力作用,也可能受6个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理综物理试卷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电子束焊接机中的电子枪如图所示,K为阴极,A为阳极,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场线如图中虚线所示,A上有一小孔,阴极发射的电子在阴极和阳极间电场作用下聚集成一细束,以极高的速率穿过阳极上的小孔,射到被焊接的金属上,使两块金属熔化而焊接到一起,不考虑电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的电势高于K点的电势

B. 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

C. 电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加

D. 电子动能不断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等级考质量抽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9世纪末,科学家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发现了______________现象。1905年,科学家_________提出“光子说”在理论上成功解释了该现象,并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