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同时伴随有γ射线产生,其方程为,钍的半衰期为24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为质子

B. x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

C. γ射线是镤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放出的

D. 1g经过120天后还剩0.2g

【答案】B

【解析】

(1)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知钍核衰变过程中放出了一个电子,即X为电子,故A错误;

(2)β衰变的实质:β衰变时释放的电子是由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同时产生的,即B正确;

(3)γ射线是镤原子核放出的,故C错误;

(4)钍的半衰期为24天,1g经过120天后,发生5个半衰期,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0.03125g,故D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垂直于斜面的光滑挡板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弹簧弹性势能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压缩或伸长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倾角α=30°

B. A获得最大速度为

C. 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等于零

D. 从释放A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BC和弹簧组成的系数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对电荷量相等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关于Ox轴对称放置。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释放,粒子x轴正向运动。关于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的电势能Ep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在同一平面内固定一长直导线PQ和一导线框abcdabcdPQ的下方。导线PQ中通有从QP的电流,电流i的变化如图(b)所示(形状为向上平移的余弦曲线)。导线框abcd中的感应电流

A. t=0时为零

B. t1时改变方向

C. t1时最大,且沿 adcba的方向

D. t3时最大,且沿 adcba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乘热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M=200kg。气球在空中以v0=0.1m/s的速度匀速下降,距离水平地面高度h=186m时科研人员将质量m=20kg的压舱物竖直向下抛出,抛出后6s压舱物落地。不计空气阻力,热气球所受浮力不变,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压舱物刚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2)压舱物落地时热气球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磁电式电流表的构造如图(a)所示,在踹形磁铁的两极间有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线圈,转轴上装有螺旋弹簧和指针。蹄形磁铁和铁芯间的磁场均匀辐向分布,如图(b)所示。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在安培力的作用下转动,螺旋弹赞被扭动,线图停止转动时满足NBIS=kθ,式中N为线圈的匝数,S为线圈的面积,I为通过线圈的电流,B为磁感应强度,θ为线圈(指针)偏角,k是与螺旋弹簧有关的常量。不考虑电磁感应现象,由题中的信息可知(

A. 该电流表的刻度是均匀的

B. 线圈转动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变大

C. 若线圈中通以如图(b)所示的电流时,线圈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D. 更换k值更大的螺旋弹簧,可以增大电流表的灵敏度(灵敏度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x<0y>0区域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x>0区域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2T。一比荷=5×108C/kg的粒子,从点P(6cm0)进入电场,初速度v0=8×106m/s,方向沿y轴正方向,一段时间后经点Q(016cm)进入磁场。粒子重力不计,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粒子第一次回到电场时的位置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是点电荷负Q形成的电场中的两点(rA< rB)。若先后把带电量很小,不会影响Q形成电场的正点电荷q1q2q1>q2)分别放到A点和B点,q1q2A点受到的电场力分别为FA1FA2,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分别为FB1FB2。则下列关于点电荷所受电场力F和带电量q的比值的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说法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