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甲、乙两物体相距为s,同时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甲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度运动,则(  )
A.若a1>a2,它们可能相遇两次B.若a1>a2,它们不可能相遇
C.若a1<a2,它们一定能相遇两次D.若a1=a2,它们能相遇一次

分析 开始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均做加速运动,若甲的加速度大于或等于乙的加速度,则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则甲将和乙相遇一次,若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由于先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当甲乙速度相等的时候,甲若没追上乙,则甲就追不上乙,若甲乙速度相等的时候甲刚好追上乙,而后甲乙两距将越来越远,故也只能相遇一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已超过乙,则随着乙速度的增加将继续反追乙,则甲乙相遇两次.

解答 解:由于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所以:
A、当a1大于a2时,由v=vo+at知,甲的速度先是大于乙的,由于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一定时间之后,乙的速度会等于甲的,再继续乙的速度就大于甲的,通过速度关系可以想到,甲乙的距离先是减小,①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甲还没有追上乙,之后就别想追上了,也就是不能相遇.②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甲正好这时相遇乙,之后两者距离越来越大,也就是相遇一次.③当甲乙的速度达到相等之前,甲追上相遇乙,之后甲在前,乙在后,变成乙追甲,两者速度相等之后乙的速度就大于甲的,乙就会追上甲再相遇一次,也就是一共相遇了两次.故A正确,B错误;
C、当a1小于a2时,由v=vo+at知: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甲追上乙相遇之后,甲在前速度比乙大,距离越来越远,不可能再次相,所以甲乙只能相遇一次,故C错误;
D、a1=a2,由v=vo+at知: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甲追上乙相遇之后,甲在前速度比乙大,距离越来越远.不可能再次相遇,所以只能相遇一次,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为追及相遇问题,首先要从题意中找中运动的情景,再由运动学中位移关系确定二者能否再次相遇;本题也可由图象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利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可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如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点O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A、B、C…与O点的距离h1=70.99cm、h2=78.57cm、h3=86.59cm…如图所示,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100g,g取9.80m/s2,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下列有关此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B
A.重物应靠近打点计时器,然后再接通电源放开纸带让重物带动纸带自由下落
B.重物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材料
C.实验时采用的电源为4-6V的低压交流电源
D.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时既可用vB=$\frac{{h}_{2}-{h}_{1}}{2T}$也可用vB=$\sqrt{2g{h}_{2}}$来求解
(2)在打下点O到打下点B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量为△EK=0.761J,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0.770J.
(3)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高度h时所对应的动能Ek和重力势能Ep,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纵轴表示Ek和Ep,根据数据在图丙中已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已求得图线Ⅰ斜率的绝对值k1,图线Ⅱ的斜率k2,则可求出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为k1-k2(用k1和k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若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
D.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闭合金属线圈a悬挂在通电长直导线b的正上方,且和b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当b中的电流强度突然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a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悬线张力变小
B.线圈a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悬线张力增大
C.线圈a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悬线张力变小
D.线圈a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悬线张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在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周的柱状玻璃体)OPQ,OP=OQ=R,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垂直OP面射入玻璃体,在OP面上的入射点为A,OA=$\frac{R}{2}$,此单色光通过玻璃体后沿BD方向射出,且与x轴交于D点,OD=$\sqrt{3}$R,求:
(1)该玻璃的折射率是多少?
(2)假设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光沿路径ABD从A点传播到D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描绘标有‘9V,5W’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1Ω)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10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1)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和有效性,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B;电压表D;滑动变阻器E.
(2)下列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理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汽车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拱形桥顶部时,车对桥的压力F与车的重力G大小相比较,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GB.F<G
C.F=GD.以上关系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内壁光滑的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可视为质点的两个小球A和B,质量均为m,B静止在轨道最低点,A与圆心O等高的位置由静止沿内壁下滑与B发生碰撞,瞬间连在一起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①碰撞后两个小球沿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
②两小球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节能电梯装置示意图,将质量均为M的电梯甲、乙与水平匀强磁场垂直的平面简化为宽、高均为l且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磁场区域的高亦为l,电梯乙的上边缘cd到磁场的下边缘高变为h.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以及一切磨擦.总质量为m的若干人走进电梯甲后,由电梯甲、乙和人组成的系统从静止开始运动.当cd边刚进入磁场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时,立即利用电脑自动控制,使电梯通过磁场的过程线框cdef中的电流保持不变,且线框ef边运动到磁场的上边缘时的速度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电梯乙的cd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
(2)求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该过程中系统与外界的能量如何转化,转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