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甲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10.501
10.501
 mm,乙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10.155
10.155
 cm.

(2)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
他先用万用表初步测量,所测阻值大约为1kΩ.为了精确测量该同学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用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Ω,电流表内阻约为5Ω,滑动变阻器阻值为50Ω.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并画出电路图.用此种方法测得的电阻值将
大于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阻值.
分析:(1)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两种仪器读数时均可采用公式法,即:主尺读数+副尺读数.
(2)由于待测电阻的电阻值比较大,所以要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同时,待测电阻电阻值比较大时,滑动变阻器一般采用分压式接法.根据该接法画出电路,然后逐步连接即可.该种测量的方法中,由于电压表测量的是待测电阻和电流表上的电压的和,所以电阻的测量值会大于真实值.
解答:解:(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10.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0.1=0.001mm,所以最终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为10.5+0.001=10.501mm.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01mm,游标尺上第11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游标读数为0.05×11mm=0.55mm,
所以最终读数为: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为101mm+0.55mm=101.55mm=10.155cm;
(2)由于待测电阻的电阻值比较大,所以要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同时,待测电阻电阻值比较大时,滑动变阻器一般采用分压式接法.根据该接法画出电路如图,然后逐步连接即可.该种测量的方法中,由于电压表测量的是待测电阻和电流表上的电压的和,所以电阻的测量值会大于真实值.
故答案为:(1)10.501mm,10.155 cm.
(2)大于分压外接电路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安培表和伏特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供实验用的电路图,实验时应选用图

(2)根据实验测得的一系列数据,在U-I图上画了如图丙所示的图线,图线在纵轴和横轴的截距分别为U0和I0,由此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E=
U0
U0
,内电阻r=
U0
I0
U0
I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所示,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精英家教网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小车放在光滑水平轨道上,一端挂有钩码的细线跨过定滑轮与小车相连(图中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接通电源,让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经测量第6个和第7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7.29cm,第7个和第8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8.31cm,则打第7个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7=
 
m/s.
实验中用同样方法测出其它各点的瞬时速度,描点作出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算得小车0~1.0s时间内加速度大小a=
 
m/s2;在图线右部分发生明显弯曲,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海淀区一模)(1)“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C

    A.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B.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C.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
    D.应选择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
(2)某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前,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v,②W∝v2,③W∝
v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读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

①请你简要说明为什么不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
②让小球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放,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1、L2、L3、L4…,读出小球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怎么做?
(3)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50.15
50.15
mm;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4.700
4.700
mm;
③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220
220
Ω.
④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
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右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⑤若该同学用伏安法跟用多用电表测量得到的R测量值几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约为ρ=
7.6×10-2
7.6×10-2
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所示,甲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乙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精英家教网
(2)用实验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时,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3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
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5月份)(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秤,分别用F1与F2拉两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O点.现让F2大小增大,方向不变,要使结点仍位于O点,则F1的大小及图中β(β>90°)角的变化可能是______
A、增大F1的同时增大β角           B、减小F1的同时减小β角
C、增大F1的同时减小β角           D、减小F1的同时增大β角
(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①由图甲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由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电门1的时间△t1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2,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②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m(g)a(m/s2
2501.80
3001.50
3501.29
4001.13
5000.90
8000.56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a与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该图线有一段是弯曲的,试分析图线弯曲的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