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的关系,及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并作出a-F图线和a-
1m
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加速度a跟合外力F成
比,跟质量m成
比.
分析: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a与F成正比,a与
1
m
成正比.
解答:解:a-F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可以看出:a与F成正比;
a-
1
m
图象也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a与
1
m
成正比,即: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故答案为:正;反;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象找出物理量的关系,知道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两个物理量成正比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A图线,另一位同学实验测出了如图丙中的B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 ②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勾码质量
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勾码质量

③B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
平衡摩擦力过度
平衡摩擦力过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车前端各系一根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砝码.小盘和砝码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合力,增减小盘中砝码,可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后端各系一根细线,用一个黑板擦把两根细线同时按在桌上,使小车静止.抬起黑板擦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按下黑板擦两车同时停下,用刻度尺量出两小车通过的位移.用此办法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C

A、若两车质量相同,并测得两车的位移与所挂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之和成正比,则说明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B、若两车质量相同,必须算出加速度的具体值与所挂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之和的关系,才能验证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C、若两车所挂小盘和砝码质量相同,测得两车的位移与小车的质量,则可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D、若两车所挂小盘和砝码质量相同,测得两车的位移与小车的质量,则可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验证小车质量M不变时,a与F成正比,小车质量M和砂及砂桶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B、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
C、M=2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D、M=200g,m分别为30g、40g、50g、60g.
若其它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
B
B
组测量值所画出的a-F图线较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①某组同学用下面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程中应保持
小车的质量
小车的质量
不变,用砝码和盘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利用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进而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法.

②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2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
C
C

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以保证小车所受合外力恰好是绳子的拉力,判断已经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
 

甲同学得到图象如图A所示,其中三条直线表示实验中
 
不同;
乙同学得到图象如图B所示,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做出的a-
1M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作用在物体上的恒力F=
 
N.当物体的质量为2.5kg时,它的加速度为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