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  )
A.在A和C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
B.在B和D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C.在A时刻到D时刻线圈转过的角度为2π
D.若从0时刻到D时刻经过 0.02s,则在1s 内交变电流的方向改变 l00 次

分析 交变电流是由线圈绕中心轴转动产生的,当电流最大时,线圈处于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当电流为零时,线圈处于中性面.一个周期内电力方向改变两次,即可判断1s内改变的次数

解答 解:A、A和C时刻线圈中电流最大,故线圈处于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故A错误;
B、B时刻线圈中电流为零,此时处于中性面,此时线圈中磁通量最大;故B错误;
C、在A时刻到D时刻线圈转过了一个周期,转过的角度为2π;故C正确;
D、若从0时刻到D时刻经过 0.02s,周期T=$\frac{4}{5}×0.02s=0.016s$,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则n=2×$\frac{1}{0.016}$=125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交流电源的产生原理,要注意明确线圈中电流最大时,线圈处于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此时线圈中磁通量为零;但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为测绘一个标“4V  2.4W”小电风扇(线圈电阻恒定)的伏安特性曲线,电风扇两端的电压需要从零逐渐增加到4V,并便于操作,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电池组(电动势为4.5V,内阻约1Ω)
B.电压表(量程为0~6V,内阻约4kΩ)
C.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0.2Ω)
D.电流表A2(量程为0~3A,内阻约0.05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750Ω,额定电流0.3A)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应选C(填“C”或“D”),滑动变阻器应选E(填“E”或“F”).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成符合这个实验要求的电路,描绘出如图的伏安特性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设r=r0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则在一个分子从远处以某一动能向另一个分子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r0时,分子力做正功,动能不断增大,势能减小.
B.r=r0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C.r<r0时,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D.以上均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波的传播过程是质点振动形式的传递过程
C.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D.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子质点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C.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
A.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B.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表明光子也具有动量
C.“原子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是通过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判定的
D.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当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0时恰好分子间作用力为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由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逐渐变大
B.当分子间距离由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C.当分子间距离由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变小
D.当分子间距离由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斥力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sqrt{2}$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i代表入射角,则(  )
A.当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i是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
C.当入射角i=45°时,折射角r=30°
D.当入射角i=60°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家用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是电磁波中的一种,频率是2450MHz,它的波长是0.12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