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起吊到空中某个高度,重物起吊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

 

 

B

【解析】

试题分析:据题意,在0-t1阶段,重物做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为:,拉力功率为:;在t1-t2阶段,重物做匀速上升,拉力为:,拉力功率为:

在t2-t3阶段,物体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拉力为:,拉力的功率为:,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拉力的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理综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跟它对所应的波的频率和波长λ之间,遵从关系

C.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部分是光子到达几率大的地方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E.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它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将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课堂中,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平抛运动。A、B是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处于同一高度。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某同学设想在两小球下落的空间中任意选取两个水平面1、2,小球A、B在通过两水平面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分别为,动能的变化量分别为,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中某一深处有一点光源S,可以发出a、b两种单色光,其由水中射出水面的光路如图1所示。关于这两种单色光性质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b光的小

B.a光的折射率b光的大

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b光的小

D.a光在水中的波长比b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

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x2=________mm;

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 (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月统一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铀235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8kg的铀经过21亿年后有1kg衰变为其他元素

B. 根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之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C.发生光电效应时,在光的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D. 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该原子外层失去一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月统一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图甲为对某一热敏电阻测量得到的I-U关系曲线图。已知电源电动势恒为6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10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0.1Ω,热敏电阻的符号为,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请在方框内画出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原理图(用题目给出仪器的符号表示)。

(2)若由题中给出的电源、热敏电阻、电流表,再用一定值电阻R0组成如图乙所示电路,电流表读数为20mA,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R0值为_______Ω.

(3)如图乙中,热敏电阻的功率是__________W;若再将一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0与热敏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则热敏电阻的功率为_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第六次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的B点右侧有一圆形挡板。圆的半径R=4m,B为圆心,BC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o.滑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AB间距L=4.5m.现用水平拉力F=18N沿AB方向拉滑块,持续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滑块恰好落在圆形挡板的C点,已知滑块质量 2kg,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g=10m/s2,sin37 o =0.6,cos37 o=0.8.求:

(1)拉力F作用的距离,

(2)滑块从A点运动到圆弧上C点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天津市红桥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八种频率的光子

B.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C.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D.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可能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