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自然过程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析:α射线是氦原子核,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电阻跃迁产生的光子流,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由其本身决定.
解答:解:A、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故A错误;
B、α、β、γ三种放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穿透本领最弱,一张纸片就可以挡住,故B正确;
C、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中的一切实际变化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朝某个方向的变化是可以自发发生的,相反方向的变化却是受到限制的,故C正确;
D、月球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故从地球上看月球,总是看到相同的一些月海,月球总是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然放射现象、宏观过程的方向性和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知识点多,难度小,关键多看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5)
(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D
CD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6206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2)如图所示,甲、乙两光滑圆轨道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甲轨道半径是R且为乙轨道半径的2倍,两轨道之间由一光滑水平轨道CD相连,在水平轨道CD上有一轻弹簧被a、b两个小球夹住,但不拴接.如果a、b两球质量均为m,同时释放两小球,要求a、b都能通过各自的最高点,则弹簧在释放前至少具有多大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根据江苏省靖江中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题改编)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嘉定区二模 题型:多选题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自然过程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903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铀矿的荧光效应时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α、β、γ三种放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穿透本领最弱
C.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中的一切实际变化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朝某个方向的变化是可以自发发生的,相反方向的变化却是受到限制的
D.从地球上看月球,总是看到相同的一些月海,因为月球总是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9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自然过程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903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铀矿的荧光效应时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α、β、γ三种放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穿透本领最弱
C.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中的一切实际变化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朝某个方向的变化是可以自发发生的,相反方向的变化却是受到限制的
D.从地球上看月球,总是看到相同的一些月海,因为月球总是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