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A后边连接着纸带,纸带可由接了50 HZ交流电源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出点迹。小车(含小车上放的砝码)的质量为m1,小桶(含桶内放的砝码)的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为了便于分析,应作图像

D.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只是把长木板放于水平面上便进行实验,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乙”、“丙”)

(3)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答案】

 12.(1)C(3分) (2)丙 (2分) (3)0.50       (3分)

【解析】

试题分项:(1)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重新平衡摩擦力;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在本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钩码的重力大小才近似等于小车所受合力;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是成反比的关系,因此a-m图像是一条双曲线,作出a-m图像,不易判断加速度跟质量的反比关系,而作出图像则容易加速度跟质量的反比关系,故C正确。

(2)由于长木板与水平面之间有摩擦力,施加较小拉力后,还不能克服它们之间的摩擦力,而得出图像丙。

(3)由纸带信息可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两相邻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得

考点:本题考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注意相关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本题8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3.0m/s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 0.45m.现有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由A端被传送到B端,且传送到B端时没有及时取下,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若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3.0m/s,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行的水平距离.

(2)若行李包以v0 =1.0m/s的初速度从A端向右滑行,行李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要使它从B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求传送带的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人教版高二入学考试物理卷 题型:计算题

(本题8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3.0m/s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 0.45m.现有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由A端被传送到B端,且传送到B端时没有及时取下,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若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3.0m/s,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行的水平距离.
(2)若行李包以v0 =1.0m/s的初速度从A端向右滑行,行李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要使它从B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求传送带的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3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车长为L0,现给小车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与此同时在小车的正前方S0处的正上方H高处,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问恒力F满足什么条件小球可以落到小车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江苏省无锡一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本小题14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L="8" m,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R=0.2 m,传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0.45 m,现有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v0="10" 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6. (g取10 m/s2.)试讨论下列问题:

(1)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并设水平传送带长度仍为8 m,旅行包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恒为10 m/s。当皮带轮的角速度ω值在什么范围内,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始终为(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1="40" rad/s,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
(3)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s随皮带轮的角速度ω变化的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人教版高二入学考试物理卷 题型:选择题

(本题8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3.0m/s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 0.45m.现有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由A端被传送到B端,且传送到B端时没有及时取下,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若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3.0m/s,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行的水平距离.

(2)若行李包以v0 =1.0m/s的初速度从A端向右滑行,行李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要使它从B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求传送带的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