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52.35
52.35
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4.686-4.689
4.686-4.689
mm.
(2)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 E(约为3V)和内阻 r,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2mA  100Ω)     B.电流表G2(1mA  内阻未知)
C.电阻箱R1(0~999.9Ω)            D.电阻箱R2(0~9999Ω)
E.滑动变阻器R3(0~10Ω  1A)       F.滑动变阻器R4(0~1000Ω  10mA)
G.定值电阻R0(800Ω  0.1A)          H.待测电池
I.导线、电键若干
①采用如图12(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2的内阻,得到电流表G1的示数I1、电流表G2的示数I2如下表所示:
I1(mA) 0.40 0.81 1.20 1.59 2.00
I2(mA) 0.20 0.40 0.60 0.80 1.00
根据测量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I1-I2图线.由图得到电流表G2的内阻等于
200
200
Ω.
②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测量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采用如图12(丙)所示的电路.在给定的器材中,图中滑动变阻器①应该选用
R3
R3
,电阻箱②应该选用
R2
R2
(均填写器材后面的代号).
③根据图(丙)所示电路,请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分析:(1)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两种仪器读数时均可采用公式法,即:主尺读数+副尺读数.
(2)①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图象的意义,由描点法得出图象,利用图象的性质可得出电流表的内阻;
②由图可知实验的原理,明确各电器的作用,根据安全性及准确性,对比滑动变阻器及电源内电阻等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及电阻箱;
③根据原理图中的接法可得出实物图的连接方式,注意导线能交叉且要注意电表的正负极,先连接串联部分,再连接并联部分即可.
解答:解:(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cm=10mm,游标尺上第7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游标读数为0.05×7mm=0.35mm,所以最终读数为: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52mm+0.55mm=52.35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4.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8.6=0.186mm,所以最终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4.5+0.186=4.686mm.
(2)①将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如右图所示;
已知电流表G1内阻为100Ω,由并联电路的规律可知:
I1=
R2
R1
I2,故图象的斜率为2=
R2
R1

解得:R2=200Ω;
②由图可知,G2和电阻箱串联,充当电压表使用,电压表内阻较大,故电阻箱应选取内阻大的,故选R2
滑动变阻器起控制电流的作用,而电源电动势为3V,电路中电流较小,故为了便用调节,滑动变阻器选取R3
③由原理图可知,各仪器的接法,先将滑动变阻器及电流表G1串联后,再连接并联部分电路,实物图所右图;
故答案为:(1)52.35;4.686(4.686-4.689均可);
(2)①如右图;200;②R3,R2;③连线如右图.
点评:实验题的考查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实验描述、原理图等明确实验的原理,再结合已有实验技能及方法支分析解答;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认真总结反思.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1.170
1.170
cm.
(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
e.用公式g=
4π2lT2
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52.35
52.35
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4.686
4.686
mm.

(2)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量得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0m/s2.则:

①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50
Hz;
②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0.25
0.25
m/s,BE间的平均速度
.
v
BE
=
0.40
0.40
m/s.
(3)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 E(约为3V)和内阻 r,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2mA  100Ω)            B.电流表G2(1mA  内阻未知)
C.电阻箱R1(0~999.9Ω)            D.电阻箱R2(0~9999Ω)
E.滑动变阻器R3(0~10Ω  1A)       F.滑动变阻器R4(0~1000Ω  10mA)
G.定值电阻R0(800Ω  0.1A)         H.待测电池
I.导线、电键若干
①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2的内阻,得到电流表G1的示数I1、电流表G2的示数I2如下表所示:
I1(mA) 0.40 0.81 1.20 1.59 2.00
I2(mA) 0.20 0.40 0.60 0.80 1.00
根据测量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I1-I2图线.由图得到电流表G2的内阻等于
200
200
Ω.
②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测量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采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在给定的器材中,图中滑动变阻器①应该选用
R3
R3
,电阻箱②应该选用
R2
R2
(均填写器材后面的代号)

③根据图(丙)所示电路,请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mm.

(2)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量得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0m/s2.则:

①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______Hz;
②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BE间的平均速度=______m/s.
(3)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 E(约为3V)和内阻 r,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2mA  100Ω)            B.电流表G2(1mA  内阻未知)
C.电阻箱R1(0~999.9Ω)            D.电阻箱R2(0~9999Ω)
E.滑动变阻器R3(0~10Ω  1A)       F.滑动变阻器R4(0~1000Ω  10mA)
G.定值电阻R(800Ω  0.1A)         H.待测电池
I.导线、电键若干
①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2的内阻,得到电流表G1的示数I1、电流表G2的示数I2如下表所示:
I1(mA)0.400.811.201.592.00
I2(mA)0.200.400.600.801.00
根据测量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I1-I2图线.由图得到电流表G2的内阻等于______Ω.
②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测量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采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在给定的器材中,图中滑动变阻器①应该选用______,电阻箱②应该选用______(均填写器材后面的代号)

③根据图(丙)所示电路,请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如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
(2)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 E(约为3V)和内阻 r,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2mA  100Ω)     B.电流表G2(1mA  内阻未知)
C.电阻箱R1(0~999.9Ω)            D.电阻箱R2(0~9999Ω)
E.滑动变阻器R3(0~10Ω  1A)       F.滑动变阻器R4(0~1000Ω  10mA)
G.定值电阻R(800Ω  0.1A)          H.待测电池
I.导线、电键若干
①采用如图12(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2的内阻,得到电流表G1的示数I1、电流表G2的示数I2如下表所示:
I1(mA)0.400.811.201.592.00
I2(mA)0.200.400.600.801.00
根据测量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I1-I2图线.由图得到电流表G2的内阻等于    Ω.
②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测量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采用如图12(丙)所示的电路.在给定的器材中,图中滑动变阻器①应该选用    ,电阻箱②应该选用    (均填写器材后面的代号).
③根据图(丙)所示电路,请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