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实验方案.
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
方案更合理.
②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20.0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c示数为4.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0
0.30


(2)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及滑动变阻器R、电键S、导线.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①连好电路后,当该同学闭合电键S,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不为0.检查各接线柱均未接错,接触良好,且电路未发生短路;他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bc和、de时,示数均为0,把两表笔接cd时,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相同,由此可推断故障是
滑动变阻器断路
滑动变阻器断路

I/A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U/V 2.93 2.87 2.85 2.77 2.75 2.70
②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数据的测量,如下表所示.并根据数据在空白的坐标纸上,作出乙图所示的U-I图线,该图存在多处不妥之处,请指出.(能指出两处不妥之处的该小题得满分).
Ⅰ.U轴坐标起点选取不当;
Ⅰ.U轴坐标起点选取不当;
Ⅱ.U,I轴没有标记用何单位;Ⅲ.没有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直线两侧;
Ⅱ.U,I轴没有标记用何单位;Ⅲ.没有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直线两侧;

③为了在实验中保护电流表和调节电阻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均明显,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丙电路中电阻R0应该选取下列备选电阻的哪一个?(用字母表示).答
B
B

A.1Ω     B.5Ω    C.10Ω    D.20Ω
若乙同学用图丙的实验电路进行实验,只测得两组数据为I1、U1,I2、U2.则该电源内电阻r=
U1-U2
I2-I1
-R0
U1-U2
I2-I1
-R0
(请用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分析:(1)①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的示数相等,求摩擦力也就是看弹簧的读数;
②在不同的情况下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的大小不同,摩擦力也就不一样.根据平衡条件和摩擦力公式求解.
(2)①由于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电路出现断路.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断路,用电压表两表笔逐段(如ab、bc、cd、…)依次并联进行测量,若与哪一段电路并联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说明此段电路断路.
②U轴坐标起点的选取从0开始使得图象分布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该同学建立坐标时没有标明所用单位也是不妥.
③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等式求解.
解答:解:(1)①甲乙两种方案,在拉着物体A运动的过程中,拉A的弹簧测力计由于在不断地运动它的示数可能会变化,读数不是很准,弹簧测力计a是不动的,指针稳定,便于读数,故甲方案更合理.
②由于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所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Ff
FN
=
Ff
mBg
=
6.0
20.0
=0.30.
(2)①由于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电路出现断路.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断路,用电压表两表笔逐段(如ab、bc、cd、…)依次并联进行测量,若与哪一段电路并联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说明此段电路断路.原因是如果电路中仅有一处断路,那么整个电路的电势差全部降落在断路之处,其余各处电压均为零.所以当电压表两表笔接cd时,由于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相同,故与电压表并接的两点之间断路,应是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故障.
②由图3可知,图线几乎分布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原因是电压U的取值范围在2.70~3.00V之间,而U轴坐标起点的选取从0开始显然不妥;此外该同学建立坐标时没有标明所用单位也是不妥;还有画图线时应尽量使更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不在直线的点应尽量对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应去掉,该同学作图时没有将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也是不妥之处.
③保护电阻R0应大约为R0=
3V
0.6A
=5Ω,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E=U1+I1(R0+r),
E=U2+I2(R0+r),
解得:r=
U1-U2
I2-I1
-R0
故答案为:
(1)①甲;②0.30.
(2)①滑动变阻器R断路.
②Ⅰ.U轴坐标起点选取不当;
Ⅱ.U,I轴没有标记用何单位;
Ⅲ.没有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直线两侧;
③B,r=
U1-U2
I2-I1
-R0
点评:第1题考查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关系,并且要判断在不同的情况下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的大小,特别是注意根据给出的各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析判断出要用哪一个数据,是解答本题的难点,这对于学生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2题考查测定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图象和数据处理,要明确该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向心力演示器如图1所示.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塔轮2和3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分别以几种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使弹簧测力套筒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标尺8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格子的多少可以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现将小球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A


A.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
B.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
C.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
D.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
(2)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备用器材如下:
待测电阻Rx (阻值约为25kΩ)           电流表A1:(量程100μA,内阻2kΩ)
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300Ω)    电压表V1:(量程10V,内阻100kΩ)
电流表V2:(量程50V,内阻500kΩ)       电源E:(电动势15V,允许最大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kΩ)          电键S,导线若干
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
①电流表应选
A2
A2
,电压表应选
V1
V1

②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实物图上画出末完成的连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一个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如图所示的两种装置:
(1)为了用弹簧测力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
甲不一定,乙一定
甲不一定,乙一定

(2)若A、B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N(当A被拉动时),FA=11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0.4
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一个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如图所示的两种装置:
(1)为了用弹簧测力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______.
(2)若A、B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N(当A被拉动时),FA=11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一个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如图所示的两种装置:
(1)为了用弹簧测力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______.
(2)若A、B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N(当A被拉动时),FA=11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______.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3)(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一个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如图所示的两种装置:
(1)为了用弹簧测力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   
(2)若A、B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N(当A被拉动时),FA=11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