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直线OO'的左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且B1>B2,一总阻值为R的导线框ABCD以OO'为轴做角速度为ω的匀速转动,导线框的AB边长为l1,BC边长为l2.以图示位置作为计时起点,规定导线框内电流沿A→B→C→D→A流动时为电流的正方向.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是(  )
A.B.
C.D.

分析 AD和BC边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得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结合楞次定律求得产生的总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即可判断

解答 解: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e}_{1}+{e}_{2}={B}_{1}{l}_{2}ω•\frac{{l}_{1}}{2}sinωt$+${B}_{2}{l}_{2}ω•\frac{{l}_{1}}{2}sinωt$=$\frac{({B}_{1}+{B}_{2}){l}_{1}{l}_{2}ω}{2}sinωt$,
则电流为$i=\frac{({B}_{1}+{B}_{2}){l}_{1}{l}_{2}ω}{2R}•sinωt$,故A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明确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即可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一个“U”形线框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OO′为磁场的边界.现使线框以角速度ω绕轴OO′匀速转动,线框通过金属转轴和电刷与阻值为R的外电阻相连.已知线框各边的长均为L,总电阻为r,不计转轴与电刷的电阻,则(  )
A.图示时刻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BωL2
B.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BωL2
C.电路中电阻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frac{Bω{L}^{2}R}{R+r}$
D.电路中电流的有效值为$\frac{Bω{L}^{2}}{2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面列举了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仪器;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6V直流输出端上;
C.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再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上述步骤中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有BC

②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70.99cm、hB=78.57cm和hC=86.59cm的值,已知所用重锤质量为0.30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该同学根据以上数据,研究OB段对应的下落过程机械能是否守恒:
重力势能减少量为2.31J,动能增加量为2.28J
根据计算结果可得到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近似相等,物体机械能守恒
③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在重锤下落过程存在着阻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小球落到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球的初速度为v0,则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frac{gtanθ}{{v}_{0}}$
B.若小球的初速度为v0,则小球在斜面上时的速度大小为$\frac{{v}_{0}}{sinθ}$
C.小球落在斜面上时的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的大小之比为tanθ
D.小球在空中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大小之比为$\frac{1}{ta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温度越低,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D.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在过最高点的速度v,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v的极小值为0
B.v由零逐渐增大,轨道对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C.当v由 $\sqrt{gR}$值逐渐增大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减小
D.当v由$\sqrt{gR}$值逐渐减小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材料中“历时23天”指的是时间间隔
B.航母以较大的速度航行,可以缩短飞机在航母上的加速距离
C.“辽宁舰”航母历时23天回到原港口,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其位移和路程相同
D.在模拟训练时飞行员将质量较大的副油箱抛掉,其目的是减小飞机的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  )
A.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B.b弹簧的伸长量为$\frac{{k}_{1}L}{{k}_{2}}$
C.P端向右移运动的距离为2LD.P端向右移运动的距离为L+$\frac{{k}_{1}L}{{k}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在Ⅰ、Ⅲ区域内分布有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两区域中间宽为s的无磁场区Ⅱ,有一边长为L(L>s)、电阻为R的均匀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置于区域Ⅰ,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金属线框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则(  )
A.当ab边刚进入中央无磁场区域Ⅱ时,c、d两点间电压为$\frac{3BLv}{4}$
B.ab边刚进入磁场区域Ⅲ时,通过ab边的电流大小为$\frac{2BLv}{R}$,方向b→a
C.把金属线框从区域Ⅰ完全拉入区域Ⅲ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frac{2{B}^{2}{L}^{2}v}{R}$(2L-s)
D.在cd边刚出区域Ⅰ到刚进入区域Ⅲ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frac{{B}^{2}{L}^{2}v}{R}$(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