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以下关于电场和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因此电场线不仅能在空间相交,也能相切

B. 在电场中,凡是电场线通过的点,场强不为零,不画电场线区域内的点场强为零

C. 同一试探电荷在电场线密集的地方所受的电场力大

D. 电场线是人们假想的,用以形象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客观上并不存在

【答案】CD

【解析】试题分析:ABD、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而电场线是为形象描述电场而假想产生的;由于场强是矢量,在某点的大小和方向具有唯一性,且电场线上某点的场强方向是该点的切线方向,所以电场线不能相交,否则违背场强的矢量性;电场线只是大体形象描述电场,不画的区域场强不一定为零,故AB错误,D正确.

C、据F=Eq可知同一试探电荷在电场线密集的地方所受电场力大,故C正确.

故选: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 =T+273.15

D.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56 m,那么物体下落的第1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A35 m B7 m C8 m D16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说明了,只要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物体,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

B. 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只所以能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来维持它的运动状态

C.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而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D.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以后,物体运动的速度会不断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自然本性,物体由其自然本性决定的运动称之为自然运动 而物体受到推、拉、提、举等作用后的非自然运动称之为受迫运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批判地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建立了新物理学:新物理学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惯性。下列关于惯性运动的说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学的是

A一切物体的自然运动都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使物体做受迫运动即变速运动的原因

C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却没有立即反向运动,而是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反向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得太快时,放在桌面上的盘子会向桌子边缘滑去,这是由于盘子受到的向外的力超过了桌面给盘子的摩擦力导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也越大

B. 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荷量越大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C. 在正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处,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D. 在负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大小

C.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D. 法拉第通过实验证实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一根细绳将一重物吊在电梯内的天花板上,在下列四种情况中,绳的拉力最大的是( )

A.电梯匀速上升 B.电梯匀速下降

C.电梯加速上升 D.电梯加速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