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表内除了一节1.5V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满偏电流10mA,内阻10Ω);
B.电流表A2(0~0.6~3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0~100Ω,1A);
D.定值电阻R(阻值990Ω);
E.开关与导线若干.

①请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电路,将电路图画在如图1的方框内,并标出器材相应的符号
②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测出多组数据并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9.0V,内阻r=10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由原理图将电流表A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1与定值电阻R串联,注意开关应能控制整个电路;
表头及定值电阻充当电压表使用,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表达式,由图象结合表达式可得出电动势和内电阻;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中没有电压表,故将已知内阻的电流表A2与定值电阻串联充当电压表,电流表A1与定值电阻R串联即可.如图所示;

(2)表头的示数与定值电阻阻值的乘积可作为路端电压处理,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I1(R3+RA)=E-I2r
即:I1=$\frac{E}{1000}$-$\frac{{I}_{2}r}{1000}$;
由图可知,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9.0mA,
则有:9.0mA=$\frac{E}{1000}$;
解得E=9.0V;
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为:10×10-3,由公式得图象的斜率等于$\frac{r}{1000}$,
故$\frac{r}{1000}$=10×10-3
解得r=10Ω.
故答案为:
(1)原理图如图
(2)9.0,10.

点评 本题为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的变形,注意由于没有电压表,本实验中采用改装的方式将表头改装为电压表,再根据原实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测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首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电表盘面如图a所示,其示数为1.55V.
②然后,用电压表、电阻箱R、定值电阻( R0=5Ω)、开关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连成电路,进一步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ⅰ)在图b中,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图连接.
(ⅱ)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R,读出电压表相应示数U.记录多组R、U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frac{1}{R}$与$\frac{1}{U}$的值,做出$\frac{1}{R}$-$\frac{1}{U}$图线如图c所示.分析该图线斜率k 的物理意义知k=$\frac{{R}_{0}+r}{E}$.(用E、r、R0表示)
(ⅲ)从图线中可求得待测电池电动势E=1.54V,内阻r=0.47Ω.(计算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ⅳ)若考虑电压表为非理想表,则电池电动势E测量值相对真实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若以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M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V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V=$\frac{M}{ρ}$B.V0=$\frac{V}{{N}_{A}}$C.M0=$\frac{M}{{N}_{A}}$D.ρ=$\frac{M}{{N}_{A}{V}_{0}}$
E.NA=$\frac{ρV}{{M}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
C.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促使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1),正三角形金属线框水平放置,总电阻为1Ω,边长为3m,处在两个半径均为1m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中.线框顶点与右侧圆中心重合,线框底边中点与左侧圆中心重合.磁感应强度B1垂直水平面向外,大小不变,B2垂直水平面向里,大小随时间变化,B1、B2的值如图(2).则t=0.6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1Wb,t=0.3s时线框整体受到的安培力为13.75N.(取π≈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b两束平行单色光,对于两束单色光来说(  )
A.玻璃对a的折射率较大
B.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b光每个光子的能量较大
D.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xOy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z<0的空间,z>0的空间为真空.将电量为q的点电荷置于z轴上z=h处,则在平面xOy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轴上z=$\frac{h}{2}$处的场强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
A.k$\frac{4q}{{r}^{2}}$B.k$\frac{4q}{9{r}^{2}}$C.k$\frac{32q}{9{r}^{2}}$D.k$\frac{40q}{9{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热运动
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两分子从无限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1慢慢减小到r2,用v1、v2和a1、a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运行速率和向心加速度,则运行速率v1小于v2,向心加速度a1小于a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