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Q使它做匀速运动,则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的张力T的大小为(  )
分析:先对物块Q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然后再对物块P受力分析,再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最后联立方程组求解.
解答:解:对Q物块,设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拉力为T
木块Q与P间的滑动摩擦力:f=μmg…①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T+f=F…②
对木块P受力分析,受Q对P向右的摩擦力f,地面对P体向右的摩擦力f′,绳子的拉力T,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T=f+f′…③
地面对P物体的摩擦力:
f′=μ(2m)g…④
由①~④式可以解得:
T=3μmg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分别对两个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4?广东)如图,画有直角坐标系Ox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的原点,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得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得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在白纸上另画一条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较小的直线OA
在白纸上另画一条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较小的直线OA
.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了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
把大头针P1、P2竖直地插在所画的直线上,直到在y<0的区域内透过玻璃砖能看到P1、P2的像,
插上P3后,P3刚好能挡住P1、P2的像.
把大头针P1、P2竖直地插在所画的直线上,直到在y<0的区域内透过玻璃砖能看到P1、P2的像,
插上P3后,P3刚好能挡住P1、P2的像.
.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的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
sinβ
sinα
sinβ
si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一个解决方法.
减小B的质量
减小B的质量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h(cm)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19.5 28.5 39.0 48.0 56.5
(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根据图2所示的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
0.4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有一个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Ox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放置一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O,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 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得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该同学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使P3同时挡住P1、P2的像.
(1)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入射角α太大,发生了全反射
入射角α太大,发生了全反射

(2)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了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
P3同时挡住P1、P2的像
P3同时挡住P1、P2的像

(3)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
sinβ
sinα
sinβ
sinα

(4)有另一个同学不是将P1、P2两枚大头针插在直线OA上,而是让P1、P2的连线与y轴平行,他还能否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如果不能,请说出理由;如果能,请简述操作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自觉地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1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值将
不变
不变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自觉地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2所示,则他测得折射率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如图3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直径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出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了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
插上P3后,使P3刚好能够挡住P1、P2的像,
插上P3后,使P3刚好能够挡住P1、P2的像,
.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
sinβ
sinα
sinβ
si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xO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系原点,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的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得角α、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看到P1、P2的像,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减少λ射角α
减少λ射角α
.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
sinβ
sinα
sinβ
si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