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分)如图所示,宽为L=1 m、高为h=7.2 m、质量为M=8 kg、上表面光滑的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当木板的速度为v0=3 m/s时,把一原来静止的质量m=2 kg的光滑小铁块(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木板上表面的右端,g取10m/s2.

求:(1)小铁块与木板脱离时长木板的速度大小v1

(2)小铁块刚着地时与木板左端的距离S.

 

【答案】

(1)v1=2m/s(2) 1m

【解析】

试题分析:(1)小铁块在木板上的过程,对要板利用动能定理得-

μ(M+m)g×L=Mv1-Mv2                                   ①

代入数值解得v1=2m/s.                                      ②

(2)铁块离开木板后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为t===1.2s ③

铁块离开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μg==2m/s2                   ④

从铁块离开到木板停下所用的时间为t2==1s                 ⑤

因t2<t,所以,木板静止后,铁块才着地,故铁块着地时与木块左端距离为:s=v1t2-a2t2=2×1+0.5×2×1=1m.

考点:考查力与运动的应用

点评:由于题目中给了位移和速度大小,受力特点也很清楚,所以可以考虑采用动能定理求解,分析铁块受力先确定加速度大小,再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按照思路来看本题难度不大,主要是把握住公式的选择和知识点的确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为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将滑块(滑块上有可以放钩码的盒子)及钩码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通过细线与钩码相连,滑块在钩码的作用下从导轨上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滑动,然后由光电门记下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再有导轨标尺测出滑块起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从盒子中取出钩码(每只钩码相同)加挂在细线另一端,重复以上过程,将每次钩码的个数及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中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度如图所示,则挡光条的宽为
 
mm.
精英家教网
(2)实验记录了4组数据如下面表格,请在下面的坐标纸上作出相关物理量的图象,标清横轴和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标度;并由图象分析得出结论:
 

精英家教网
实验数 钩码数n
(横坐标)
通过时间t(s)
1
t2
(s-2
(纵坐标)
1 1 0.80
2 2 0.57
3 3 0.46
4 4 0.40
Ⅱ.现在用以下器材测量两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器材如下:
待测电源电动势E约为3V,内阻约为0.5Ω.
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RA1=1Ω.
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RA2约为0.6Ω.
电阻箱R:电阻范围0~999.9Ω.
滑线变阻器R0:总电阻1800Ω,允许最大电流0.1A.
开关和导线若干.
要求精确测量E、r的值,完成以下要求:
电流表选择
 
,完成实验电路图,标清每个电路元件的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南汤阴一中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9分)如图所示,宽为L=1 m、高为h=7.2 m、质量为M=8 kg、上表面光滑的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当木板的速度为v0="3" m/s时,把一原来静止的质量m="2" kg的光滑小铁块(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木板上表面的右端,g取10m/s2.

求:(1)小铁块与木板脱离时长木板的速度大小v1
(2)小铁块刚着地时与木板左端的距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4届浙江瑞安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9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导体框架,宽L=0.5 m,接有电阻R=0.3Ω,整个装置处于垂直框架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4 T.一导体棒ab垂直框边跨放在框架上,并能无摩擦地在框架上滑动,已知导体棒ab的电阻为,框架的电阻均不计.当ab以v=5.0 m/s的速度向右匀速滑动时,求:

(1)ab棒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维持导体棒ab做匀速运动的外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