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为半圆形的玻璃砖,CAB的中点,OO'为过C点的AB面的垂线。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可见细光束垂直AB边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且两束光在AB面上入射点到C点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半圆形的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C.两种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相邻明条纹的间距a光的较大

D.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E.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答案】BCE

【解析】

A.由图分析可知,玻璃砖对b光的偏折角大于对a光的偏折角,根据折射定律得知:玻璃砖对b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光的折射率,由得知,a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对于同种介质,光的频率越大,光的折射率越大,则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故B正确。
C.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a光的频率小,波长长,故相邻明条纹的间距a光的较大。故C正确。
D.由临界角公式分析得知,a光的折射率n小,则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故D错误。
Ea光波长较大,则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选项E正确。

故选BC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x 约为 100 Ω

电源E(电动势 10 V,内阻约为 10 Ω);

电流表A1(量程 0~250 mA,内阻 r1=20 Ω);

电流表A2(量程 0~300 mA,内阻约为 5 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 10 Ω,额定电流 2 A);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 1000 Ω,额定电流 1 A);

开关 S及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根据题意设计了实验方案,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___________(填R1R2);

②请在方框中把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并标明器材代号;

_____

③该同学测量得到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下图中的实验器材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已完成了器材的连接,如图甲所示。

(1)连接好实物后,闭合电键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______(填)端。闭合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值,将多组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在UI坐标系中进行了描点作图,如图乙所示。并根据图像得到电池的电动势为E=_____V,电阻r=_______Ω。(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由于________,存在着系统误差,使测得的电动势偏______(填)。测得的电池内阻偏________(填),

(3)该同学从电表的手册中查得电压表接入电路的内阻为RV,电流表接入电路的内阻为RA,据此可以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修正,则修正后的电池的内阻表达式为r=_______________。(用RVr等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颗半径为地球半径0.8倍的行星表面,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开始计时,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关系如图(可能用到的数据:地球的半径为6400k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取8 km/s,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0m/s2,则

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8m/s2

B.该行星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大

C.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6.4km/s

D.该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率为3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L的平行直导轨水平放置,R为固定电阻,导轨电阻不计。电阻阻值也为R的金属杆MN垂直于导轨放置,杆与导轨之间有摩擦,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t=0时刻对金属杆施加一水平外力F作用,使金属杆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通过R的电流I、杆与导轨间的摩擦生热Q、外力F、外力F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辆小车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0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B.0t0内,乙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C.02t0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2t0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竖直黑板,下边为黑板的水平槽,现有一三角板ABCC30°.三角板上A处固定一大小不计的滑轮.现让三角板竖直紧靠黑板,BC边与黑板的水平槽重合,将一细线一端固定在黑板上与A等高的Q点,另一端系一粉笔头(可视为质点).粉笔头最初与C重合,且细线绷紧.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推动三角板向左移动,保证粉笔头紧靠黑板的同时,紧靠三角板的AC边,当三角板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粉笔头会在黑板上留下一条印迹.关于此印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匀速推动三角板,印迹为一条直线

B.若匀加速推动三角板,印迹为一条曲线

C.若变加速推动三角板,印迹为一条曲线

D.无论如何推动三角板,印迹均为直线,且印迹与AC边成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M4 kg的滑板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 m,这段滑板与木块A(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小木块A以速度v010 m/s由滑板B左端开始沿滑板B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A的质量m1 kgg10 m/s2.求: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大小;

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QN是半径为R光滑圆弧,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其左端与N点重合,右端放有小滑块APQ之间距离为3.5R,小滑块CP点由静止释放,恰从Q点切入圆轨道,C与木板B碰撞后粘为一体,碰撞时间极短,之后,BC一起沿水平面运动,且滑块 A恰好未从B上掉下。已知AC的质量均为m,木板B的质量为2m,滑块A与木板 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滑块C和木板 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滑块A、滑块C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水平面足够长。求

(1)滑块CN点时与木板B碰撞前的瞬间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木板的长度l

(3)μ1=0.1μ2=0.25,取g=10m/s2,求木板B运动的总距离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