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
(1)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安装好器材,反复调试,直到平板竖直且斜槽末端______,记下斜槽末端小球的抛出点O和过O点的竖直线.
B.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______位置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平抛轨迹.
D.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0=______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v0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2)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取10m/s2
①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m/s;
②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______m/s;
③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______m处.
(1)A、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使得小球有水平初速度.
B、每次必须由静止从同一高度下落,使得小球离开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D、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y=
1
2
gt2
,解得;t=
2y
g
,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v0=
x
t
=
x
2y
g

(2)①在竖直方向上有:△y=gT2,则T=
△y
g
=
0.2-0.1
10
=0.1s
所以初速度为:v0=
x
t
=
0.2
0.1
=2m/s
②B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
yAC
2T
=
0.1+0.2
0.2
=1.5m/s;
所以B点离抛出点的高度:h=
vy2
2g
=
1.5×.5
20
=0.1125m

所以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h′=0.1125-0.1m=0.0123m
故答案为:
(1)A.水平.B.同一;D.v0=
x
2y
g

(2)2,1.5,0.012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等大的小球,C为与弹性钢片E相连的小平台,D为固定支架,两小球等高.用小锤击打弹性钢片E,可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不同的高度多次做上述实验,发现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样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判断两球同时落地的依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小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小球B自由落下,此后,可以观察到小球A与小球B______(选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到水平面上;若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小球A、Bo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x,则小球A被弹出时的水平初速度vo=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测定小球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糟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cm,A、B间距离y1=4.78cm,B、C间距离y2=14.82cm.(g取9.8m/s2
①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平抛初速度为v0=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②小球撞在木板上B点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某同学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时拍下的照片,背景方格纸的边长为2.5cm,A、B、C是同一小球在频闪照相中拍下的三个连续的不同位置时的照片,则:(g=10m/s2
①频闪照相相邻闪光的时间间隔______s;
②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______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By=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在用小球、斜槽、重垂线、木板、坐标纸、图钉、铅笔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短可以不水平
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小球的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用频闪照相仪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段轨迹,已知图中每个方格的连长为5cm,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小球在B处时的速度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得到的部分轨迹曲线如图所示.在曲线上取A、B、C三个点,测量得到A、B、C三点间竖直距离h1=10.20cm,h2=20.20cm,A、B、C三点间水平距离x1=x2=12.40cm,g取10m/s2,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m/s,轨迹上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图甲为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传动模型,A、B为缠绕磁带的两个轮子,两轮的半径均为r,在放音结束时,磁带全部绕到了B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R=3r,现在进行倒带,使磁带绕到A轮上.倒带时A轮是主动轮,其角速度是恒定的,B轮是从动轮,则在倒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带开始时A、B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1:3
B.倒带结束时A、B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1:3
C.倒带过程中磁带的运动速度变大
D.倒带过程中磁带的运动速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